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原口動物protostomia和後口動物deuterostomia

生物學的歷史131


1.     在胚胎形成原腸gastrulation(腸胃道的雛形)的時候,會出現1個開口,稱為胚孔blastopore


2.     有許多動物,例如腔腸動物(刺細胞)cnidarians扁蟲flatworm,牠們的消化道是一個消化循環二用腔gastrovascular cavity胚孔同是是「嘴巴」也是「肛門」。


3.     紐蟲Nemertea與其他比紐蟲更複雜的動物,有完整的消化道系統,那麼,牠們的胚孔是變成「嘴巴」還是「肛門」呢?


4.     胚胎發生學者已經證明,紐蟲胚胎時期的胚孔變成嘴巴肛門是後來新長出來的。有好幾種動物的狀況也是這樣,包括線蟲nematode、軟體動物molluscs、環節動物annelid昆蟲


5.     但是其他門類的動物,情況正好相反,其中,最大的二個族群是「棘皮動物echinodermata」和「脊椎動物chordata」,牠們胚胎時期的胚孔變成肛門嘴巴是後來新長出來的開口。


6.     胚胎發展的基本差異,就是二側對稱動物分裂演化的關鍵點。


7.     胚孔演化成嘴巴的動物,演化成原口動物Protostomia。另一條演化路線是胚孔變成肛門,然後再新長出嘴巴,稱為後口動物Deuterostomia


8.     我們很自然會聯想到,如果原口動物後口動物老早從胚胎開始,分裂演化就不同,那麼,他們除了「肛門」和「嘴巴」的差別外,應該還有許多身體特徵不同。


9.     牠們彼此更大的差異是,原口動物卵裂階段,細胞的未來發展方向已經確定(定型)determinate,而後口動物卵裂階段的細胞,未來會如何,還不確定(未定型)indeterminate


10.  也就是說,原口動物胚胎,一開始分裂的少數細胞,接下來的發展走向,至少有部分已經確定了;還沒分裂完成以前,如果有部分細胞被拿走,剩下的細胞,沒有辦法長成完整的個體。


11.  但是後口動物的胚胎,一開始分裂的少數細胞,因為未來的發展走向還沒有確定,縱使有部分細胞被拿走,剩下的細胞仍然能發展成正常的個體(注:「原本的胚胎」與「被拿走某些細胞的胚胎」,它們最後長出來的樣子,可說是完全一樣的雙胞胎)。


12.  更進一步解釋,這二個族群的卵裂完全不同,原口動物初期卵裂,以螺旋狀排列細胞,但是後口動物卵裂輻射狀排列細胞。這二個族群的幼蟲基本型態也完全不同。


n   翻譯編寫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Biology-An Exploration of Life


n   圖片來源pigeonchess.com


 


徐弘毅:


1.     動物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所以,地球史早期的動物,消化道應該是「消化循環兩用腔」,像扁蟲、水螅、水母或海綿的型態。


2.     但是激烈的物競天擇,使許多動物為求生存,超越極限,產生更強的狩獵能力、繁殖能力、防衛能力等等,更有能力也代表能夠吃下更多的食物,需要更有效率的消化與排泄系統,因此就誕生二個更進化族群:「原口動物」與「後口動物」。


3.     到底是胚孔演變成嘴巴的「原口動物」,比較進化?還是胚孔演變成肛門的「後口動物」,比較進化呢?


4.     「原口動物」的初期卵裂細胞,螺旋狀排列,每個細胞將要往什麼功能方向分裂已經確定了,所以,拿走部分細胞,剩下來的細胞無法發育成完整的動物。


5.     分裂早期就確定每個卵裂細胞未來分化的方向,這樣的生物策略好處能「迅速」產生個體;如果母體能生出大量的受精卵,就可以迅速生出大量的後代


6.     分裂早期就確定每個卵裂細胞未來分化的方向,壞處是趕時間,身體構造計畫得沒那麼仔細,完成的個體的能力會比較弱,容易成為其他略食者的食物。


7.     所以,像牡蠣、水螅這類的生物這類「原口動物」,幼體死亡率比較高。


8.     而「後口動物」的卵裂是輻射狀排列細胞,由於初期卵裂的細胞還沒有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拿走部分細胞,剩下來的細胞還是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動物。


9.     「後口動物」一開始每個卵裂的細胞彼此相等,每個細胞都具備全部的基因庫,然後才協調分化,顯然分化比較晚進行,分裂計畫比較複雜而周全,最後誕生的個體應該會比較進化。


10.  後口動物的一大族群是「脊索動物」,人類就屬於脊索動物的一員。人類幼體的死亡率相對較低,是「後口動物」進化的代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