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從制度下手 讓創意發光

〔摘要7.6.2010羅仁權蘋果〕中研院、大學院校專利技轉,以及大學院校教授開設公司「是否合宜?」之議題,引起多方沸沸揚揚的利益迴避問題,亦讓不少專家學者提出學界亟需「陽光法案」的訴求。


事實上,大學教授之職責除了1.教學、2.學術研究以及3.服務輔導外,還應包含4.協助產業創新升級以及5.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大學教授若能以其專業帶領碩、博士生,將知識轉化為經濟力量,創造新興產值,對國家整體發展將有莫大的助益。


從理論推導、產生演算法、做實驗到結果驗證,一個技術的產品雛形逐漸呈現,但從技術的產品雛形到實際運用於市場產品之上,中間卻有一道不容易跨越的死谷,許多大學院校因缺乏經費來源以及制度的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始終無法跨過障礙。


導致研究成果,總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僅能在論文或專刊中靜靜地躺著,無法技轉或經由公司型態之運作將技術產品化,落實於現實生活中造福人群。


其實美、日、歐等國家之大學專任教授,在外自行開設公司稀鬆平常,由熟知技術精髓之教授,帶領學生進行演算法的實地操作並研發產品,不僅較有機會能創造出龐大的經濟效益,對專利技轉亦將有所幫助。


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統計,2008年美國與日本申請專利之核准件數分別為185224件與215249件,台灣則僅有42283件。


若以美國MIT為例,美國知名創業研究機構Kauffman Foundation於今年2月發表的「Entrepreneurial Impact:The role of MIT」報告指出,假使MIT師生與校友所創設的公司組成一個國家,將是全球第17大經濟體。


目前由MIT師生所創立的公司共有25800家,僱用的員工約有330萬人,平均每年約創造兩兆美元的銷售額


有人質疑大學和企業走得太近,會失去自主性,大學院校教授則有可能面臨身分混淆或是利益衝突的問題,然而,若能訂立適當回饋措施、學校可選擇入股及專利技轉授權金等相關機制,讓具備專業知識與經營頭腦的教授們,將知識快速變成產值,不可謂不是美事一樁。


更何況,藉由這種動態滾動式成長的「商業模式」機制,尚能激勵我國專利發表,刺激專利數量持續成長,同時促進專利品質的提升,使我國成為技術貿易輸出大於輸入的國家。


創意,缺乏實質回收,專利技轉績效有限,此種現況需要一與時並進之「制度」來加以改善,此時,主導全國公、私立大學院校之教育部與國科會,其態度與積極度顯得至關重要。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僅有三個選擇:1.創意創新?2.盲目追隨?或是3.競爭不過而遭淘汰? 擁有無限創意的台灣人,要選擇哪一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參考資料:


院士涉貪 中研院遭搜索


院士技轉涉貪 學者鳴不平


白色恐怖復活了嗎?


愛的代價 哈里遜福特詮釋台灣陳桓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