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氣體化學計量-莫耳質量Molar Mass

化學原理啟迪70


1.     理想氣體定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就是用一個氣體的密度來計算「莫耳質量molar mass」。


2.     要了解氣體密度莫耳質量的關係,必須注意氣體的莫耳數n,可以用以下方式表達:

3.     把這個定義放進理想氣體公式,得到


4.     因為重量/體積 m/V就是氣體的密度,d,每公升的公克數。所以:

5.     結論就是,如果一個已知溫度、壓力的氣體樣本,如果還提供了密度的資訊,那就可以計算出它的莫耳質量


6.     你可以把這個有關氣體密度莫耳質量的方程式背下來,但是,如果只背下理想氣體方程式密度的定義,與莫耳數莫耳質量的關係,這是更好的。等到必要的時候,再除開這些方程式。因為這個方法能確保你完全了解這些觀念,而且減少記憶一個方程式。


n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Chemical Principles


徐弘毅:


1.        舊的公式,能夠重新轉換成新公式,應用到計算莫耳質量上,是因為我們已經確定:莫耳數、理想氣體公式、密度的定義。因此,依據明確的定義,與合邏輯的推論,思考出來的結論,就是真理。


2.        自然科學,來自於哲學。公元前342-公元前270年,伊比鳩魯生於薩摩斯,他18歲那年來到雅典,隨後又去了小亞細亞,並在那裡迷上德謨克利德的哲學。36歲創辦學院,他的哲學核心是去獲得某種不受干擾的寧靜,並認為首善即樂。他的學院入口處常常擺放著麵包和瓦罐,以恭候學生。


3.        有人問伊比鳩魯,吃什麼東西更有益。伊比鳩魯回答:「我們與誰在一起吃飯,比我們吃什麼更為重要。」


4.        人生的目的在學習,不是在滿足欲望能夠與有智慧的人交談,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改進自己


5.        少年時,伊比鳩魯在學校裡聽老師講解赫西奧德(Hesiod)的《神譜》,老師說:「一切事物都來自混沌」。伊比鳩魯便問老師:「混沌來自哪裡呢?」那位渾沌的老師答不上來了。


6.        當人們不了解一切現象背後遵循的法則,就會認為事情很複雜、混沌不明,不可能了解,所以也不必去研究,但是,哲學家會去追查一切現象背後的原因,一切變化遵循的法則,科學就是在這種求知的意志下誕生的。


7.        有人問伊比鳩魯,是不是所有的快樂都是好的。伊比鳩魯說:「快樂讓我們覺得很自然,所以我們覺得是善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快樂都值得選擇;如同所有的痛苦都讓我們覺得是惡的,但並非所有的痛苦都需要躲避一樣」。


8.        任何一門專業知識,都是在改革學習者的錯誤習慣、打破思考框架、克服缺點,所以,學習是很辛苦的,但是,一生都堅持好學不倦,卻是一個人類必須做出的選擇。事實上,人只有在歷經千辛萬苦的學習有收穫之後,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