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原理啟迪145
1. 知道一個反應的平衡常數,就可以預測這個反應許多重要的特性:反應變化的移動方向(不包含反應速度),進入平衡狀態後各物質的濃度、特定初始濃度將達到的平衡位置。
2. 【反應程度 The extent of a Reaction】反應常數的大小能指出一個反應將會往哪個方向變化。
3. 反應常數K大於1,代表這個反應達到平衡時,系統內多是產物,平衡位置在右方。反應常數很大的化學反應,參與反應的物質通常會完全消耗掉。
4. 另一方面,反應常數非常小(K<1),代表這個反應在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多是反應物,平衡位置在左邊。也就是這個反應系統裡的物質,沒有發生任何化學變化。
5. 【反應商數Reaction Quotient】當一個化學反應的反應物與產物混在一起,了解這個反應是否平衡,對預測化學變化十分有幫助。如果反應還沒有平衡,那麼,這個反應系統將會往哪個方向移動以達成平衡?
6. 如果這個反應系統中,其中的「反應物」或「產物」的濃度是「零」,那麼這個系統的移動方向將是把缺漏的物質製造出來。
7. 然而,如果反應一開始各種物質(反應物或產物)的濃度都不是「零」,那就很難判斷這個反應會往哪個方向移動以達到平衡。
8. 這種情況下,我們將用「反應商數reaction quotient」來判斷反應方向。反應商數,也是按照物質反應定律獲得的,但是用「初始濃度initial concentration」來取代本來的「平衡濃度」。
9. 舉例來說,合成氨的方程式:
N2(g)+3H2(g)→2NH3(g)
10. 反應商數的方程式是
Q=[ NH3]。²/[ N2]。[ H2]。³
在這裡「。」代表剛開始反應時的物質濃度,稱為「初始濃度」。
11. 我們比較「反應商數Q」與「平衡常數K」,以判斷系統將往哪個方向移動以取得平衡。
12. 第一、 「反應商數Q」等於「平衡常數K」。這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不會往任何方向移動變化。
13. 第二、「反應商數Q」大於「平衡常數K」。這種情況下,產物「初始濃度」與反應物「初始濃度」相比太大。為了讓這個反應達到平衡,一定會發生「產物」變成「反應物」的淨改變。這個系統的反應將會往左移,「減少產物」,「增加反應物」,直到達成平衡為止。
(淨改變:化學變化中,有許多「產物」變成「反應物」,也有許多「反應物」變成「產物」,但是,當這個系統多數的反應是「產物」變成「反應物」,就說這個系統的淨改變或淨反應是「產物」變成「反應物」。)
14. 第三、「反應商數Q」小於「平衡常數K」。這種情況下,產物的「初始濃度」與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相比太小。這個系統將會往右移,透過「減少反應物」、「增加產物」,來達成平衡。
n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 《Chemical Principles》
徐弘毅:
1. 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從哪些因素而來?
2. 每種化合物都有固定的原子組成,原子在一般的化學反應中,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化學反應的過程,原子不會無故消失或出現,所以,反應前後的原子質量、數量都是固定的,這是平衡常數存在的原因。
3. 縱使參與反應的物質份量不一,時多時少,但是因為每種化合物都有固定的原子組成,有限的物質反應掉以後(限量反應物),多餘的物質就不會再參與反應,所以,比較反應物與產物的數量,結果還是固定的數值,這是平衡常數存在的原因。
4. 因為每種化合物是由固定的原子組成,所以能量固定。原子重組需要打斷或鍵結的化學鍵是固定的,合成或分解需要跨過的活化能門檻也是固定的,所以,比較反應物與產物的能量,會出現固定的數值,這是平衡常數存在的原因。
5. 在特定條件下(溫度、壓力),每種粒子的動能是固定的。參與反應的粒子,不斷碰撞的結果,最後一定會進入到彼此勢均力敵,「反應物」的粒子碰撞成「產物」,與「產物」粒子碰撞成「反應物」的速率一樣的狀態,最後出現固定的「反應物」與「產物」的濃度比例,這就是平衡常數存在的原因。
6. 各種化合物的穩定度不同,有些分子結構比較穩定,有些分子結構比較不穩定,所有的分子都要追求它們最穩定的狀態,所以,化學反應到最後,參與反應的分子們,一定會變成最穩定的結構,這是平衡常數存在的原因。
7. 化學平衡是動態的,由各種因素互相競爭出最恰當的狀態;平衡常數是綜合所有因素的最後結果。
8. 反應商數,是參與反應的物質的各種因素開始競爭之前的狀態。比較反應商數與平衡常數,就可以預測化學反應將朝哪個方向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