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的基礎167
1. 立體異構物stereoismers,是指「原子銜接順序相同,但在三度空間的位置不同」的異構物。立體異構物包含「幾何異構物geometric isomers」、「構象異構物conformational isomers」和「組態異構物configurational isomer」。
2. 各個幾何異構物之間的能量差距,就是它們的「焓enthalpy」的差距,ΔH°。
3. 不同異構物互相轉換,必須跨越一個能量障壁,翻過中間狀態的最高能量(過渡狀態)。這個能量障壁,稱為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初始狀態與過渡狀態的能量差距。(下圖是幾何異構物丁烯的轉換能量圖,藍色圓球是中間2個碳的π鍵的電子軌域)
5. 重疊eclipsed與交錯staggered構象異構物的能量差距, 是因為電子斥力造成扭張力torsional strain不同。
6. 乙烷的交錯構象異構物,比它的重疊構象異構物穩定大約2.8kcal/mole。
7. 丁烷butane最穩定的交錯構象異構物,比最不穩定的重疊構象異構物,能量更穩定5-7kcal/mol。
8. 各個交錯構象異構物的能量有可能不同,因為它們凡得瓦斥力造成的立體張力交互作用不同。每個構象異構物的實際能量,取決於幾個取代基的二平面夾角。(二平面角,以丁烷來說,是1、2、3號碳構成的平面,與2、3、4號碳構成的平面,這二個平面的夾角)
9. 間扭gauche構象異構物是指,二個碳原子取代基的平面夾角是60°;對扭anti構象異構物的取代基的二平面夾角是180°。間扭和對扭丁烷的能量差距是0.9kcal/mol,這二種異構物互相轉換需要跨越的能量障壁大約3.4kcal/mol。
10. 環己烷cyclohexane和其他環狀飽和化合物的構象平衡,由扭張力與立體張力(環張力)交互作用所控制。
11. 對環己烷來說,扭張力在船型構象的時候最小。船型或扭船型構象來回轉換的時候,會使得所有或部分的取代基化學鍵重疊,因此存在相當的扭張力。
12. 環己烷,從一種船型構象異構物,環翻轉ring-flipping成另一種,會造成軸型axial取代基變成赤道型equatorial取代基,或者相反,赤道型取代基變成軸型取代基。
13. 環己烷的軸型取代基如果是位在1號、3號碳的位置:「1,3-diaxial」,這個分子就會因為1、3取代基的交互作用而變得不穩定,但是如果在赤道位置,就會變得穩定。因此,構象異構物的大型取代基在「赤道位置」,是最穩定的。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徐弘毅:
1. 為什麼會發生一個分子,不斷地轉換不同的立體異構物?
2. 因為分子自己不斷地運動,同時,也不斷與環境互動:與其他分子碰撞、吸收周遭的能量、釋放能量到周遭。
3. 分子自己的運動包含「旋轉、擺動、往前移動……」。一條鍊狀分子擺動的樣子,就像一條被左右甩動的繩子,有時出現U型扭曲的構造、有時拉直成一條線、有時又倒凹成相反方向的U型構造,繩子在不同時間的變形構造,就像分子構象異構物轉換的情況。
4. 分子有一定的彈性,與其他分子輕輕碰撞,不會瓦解,只會稍微變形。己環烷分子,就像有6個活動接榫的彈力環,被其他分子撞到的地方,會順勢凹下去或凸起來,然後再彈回到「能量最低」的狀態,這個過程就出現各種「椅子構象」、「半椅子構象」、「船型構象」、「扭船型構象」。
5. 分子會與周遭環境的「能量」起化學變化。如果環境的熱能很多,熱能從「周遭」流入「分子系統」,分子得到很多能量就會比較活潑,運動速率比較快,與其他分子的碰撞頻率也更高、更激烈,出現高能量異構物的比例也較高。
6. 通常,能量比較高的異構物是比較不穩定的,化學鍵容易斷裂;如果「周遭」的能量高到打破分子「化學鍵」的程度,或有其他「化合物」趁機吸引鬆動的原子,就會化學反應產生新的化合物,可能是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或合成新的分子。
7. 所有分子都會追求自己最穩定的狀態,「最穩定的狀態」就是花最少力氣來維持自己的結構,這是分子的最低能量狀態。
8. 為什麼丁烷butane,「對扭異構物anti conformers」比「間扭異構物gauche conformers」穩定?「間扭異構物」又比「重疊異構物eclipsed conformations」穩定?
9. 這是因為分子中的每個原子,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在一個不會破壞結構的範圍內,不斷震動、擺動、旋轉,同樣地,每個小原子集團(取代基)也需要一個活動範圍;如果這個活動範圍被縮減了,取代基就會抵抗入侵者(一種反作用力),爭取自己原本應有的活動空間,結果導致分子結構不穩定。
10. 丁烷的「重疊異構物」長得就像捲成U型或稍微扭曲的U 型的東西,它們兩端的「甲基」剛好相對,在這麼擁擠的情況下,這二個「甲基」上的「氫」原子們當然會相撞。
11. 「取代基」相撞的原因是,每個原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能量」會轉化成「運動」,相撞的結果,會讓「取代基」被調整到一個比較能量平衡的位置,這就是「立體張力steric effect」。
12. 另一個導致結構不穩定的原因是「電子的斥力」。每個原子的外層都包覆著電子,原子互相鍵結形成的「化學鍵」電子密度更高(有共價鍵),所以,如果有2個「取代基」並排(相對),那麼,化學鍵上的電子就會「負負相斥」,這就是「扭張力torsional strain」。
13. 如果取代基沒有被調整到一個比較「不會相撞、不會互相排斥」的位置,就需要用更高的能量來維持這種分子結構。
14. 不同的異構物,「扭張力」與「立體張力」交互作用的強度會有所不同。以「丁烷」來說,能量最高、最不穩定的是「重疊構象異構物」,重疊的「甲基」讓「扭張力」與「立體張力」放大到最強;能量最低、最穩定的是「對扭構象異構物」,完全沒有「扭張力」與「立體張力」。
15. 當我們討論像「丁烷」這類「直鍊」分子的時候,是以中間的2、3號碳原子骨架為基準(C2、C3),比較「1號碳的取代基與2、3號碳骨架」構成的平面,和「4號碳取代基與2、3號碳骨架」構成的平面,兩平面的夾角。
16. 像己烷這樣的「環狀分子」,也可以像比對「直鍊分子」那樣,以環上的1號與6號碳為骨架,比對環上的「取代基」的相對位置。
17. 另一個更接近我們視覺習慣的方法是,從側面觀察「環己烷」,看它的「取代基」是跟環平面平行:「赤道型」取代基,還是跟環平面垂直:「軸型」取代基?
18. 判斷環分子穩定度的原則一樣,要看這些取代基的「扭張力」與「立體張力(環張力)」交互作用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