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的歷史157
1. 成年的被囊動物用牠們的咽裂來濾食。被囊動物,又稱為海鞘sea squirts,成體是定棲的海洋生物,成體埋在袋狀的膜中。牠們除了「咽裂」的特徵以外,其餘都不像脊椎動物。
2. 被囊動物吃東西的方法,把水從嘴巴灌進來之後,由咽裂過濾,咽裂的濾網會過濾出裡面的食物顆粒;咽裂同時具備氣體交換與進食的功能,當水流通過的時候,咽裂也吸收裡面的氧氣。
3. 【被囊動物的幼蟲長得很像其他脊椎動物的幼蟲】被囊動物的幼蟲會在水中自由地游動,模樣比成體更像其他的脊索動物。
4. 被囊動物的幼蟲看起來很像蝌蚪,具備脊索動物三大特徵:咽裂、背部中空神經管、背索,背索位於尾巴的背神經管下方。
5. 當幼蟲開始固定棲息在定點,並且變態成成體,背索和大部分的背部神經管就退化消失了。
6. 有些生物學家認為,被囊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是長得很像被囊幼蟲的生物。如果確實如此,那麼現代所見的定棲的成體,就是比較晚才特化出來的。
7. 另外有一個相反的假設認為,被囊動物的祖先是定棲的,就像被囊動物的成體,而脊椎是從自由活動的幼蟲中演化出來的。
8. 換句話說,脊索動物族系的演化是幼蟲階段不斷地增加,保持幼蟲型態的時間愈來愈長久,一直到最後牠們不需要變態也能夠繁殖,完全排除祖先的定棲階段。
n 翻譯編寫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Biology-An Exploration of Life》
n 圖片來源:Cornell University、Beyond bones、台灣珊瑚礁海域的海鞘
徐弘毅:
1. 被囊動物的幼蟲具備脊椎動物三大特徵:咽裂、背部中空神經管、背索。變態為成體之後,背索與大部分的背部神經管消失,為什麼?
2. 有些生物學家認為,被囊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是長得很像被囊幼蟲的生物。現代所見的定棲的成體,就是比較晚才特化出來的。
3. 也就是,被囊動物演化成愈來愈安靜固定的生活型態「定棲動物」,朝食物鏈底端的演化,而脊椎動物則是演化成愈來愈活躍的動物,朝食物鏈頂端的演化。
4. 所有物種的演化要能夠成功生存下來,都必須找到自己在生態中的最大利基。
5. 被囊動物定棲的優勢,不需要自由活動,可減少熱量需求;被囊動物的定棲地點,如果選擇食物與氧氣充足的環境,再加上濾食、消化與呼吸效率高,那麼牠的活下去的機率就很高。
6. 如果牠的身體能分泌某些物質,讓掠食者食不下嚥,或增加族群數量,讓掠食者無法吃光牠的族群,那麼,牠就會成為演化史上的成功族群。
7. 所以,被囊動物不需要像變成青蛙或魚類,牠目前的演化成果已經是濾食動物族群中的優勝者。
8. 另外有些生物學家認為,被囊動物的祖先是定棲的,就像被囊動物的成體,而脊椎是從自由活動的幼蟲中演化出來的。
9. 如果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定棲動物,這有一個明顯的缺點,環境變遷的時候無法遷徙。
10. 而地球上各地的環境,都經歷過劇烈的氣候與地理變遷,所以,完全不遷徙,幾乎不太可能逃過滅絕的浩劫。所以,被囊動物演化出會游泳的幼蟲。
11. 為什麼被囊動物不需要演化成連成體也會游泳移動呢?可能是因為氣候的變遷,並沒有使棲息地的生態系變化太大,也就是被囊動物的食物還是充足的,所以,牠們濾食的生活型態沒有改變。
12. 但是其中有些自由活動的幼蟲族群,為了找到新的棲息地,不斷地增加幼蟲階段,一直到最後牠們不需要變態也能夠繁殖,演化成新的族群「脊椎動物」。
13. 這就好像植物為了登陸生活,不斷地擴大孢子體階段,用雙倍體的基因設定出支撐身體、保持水分、運送水分與不需要水分就可以繁殖的身體構造。有許多脊椎動物的演化,可能也是為了適應陸地的生態環境。
14. 對最早登陸的遠古脊椎動物來說,布滿植物的陸地是一個充滿食物,而沒有天敵或對手的新世界,所以,登陸避開競爭對手與敵人,是一個有利的選擇。
15. 但是,陸地的水源供應並不穩定,溫度變化較大,地理變化也更大(例如河流改道、山地與平地氣候差異),所以,需要強大活動能力。
16. 也有些遠古脊椎動物選擇往各地的海洋探索,拓展獵取食物的範圍,各地的洋流溫差與地理變遷,同樣需要強大的活動協調能力。
17. 不論是為了適應陸地還是海洋,大型脊椎動物愈來愈需要強化大腦、神經等敏銳的感覺協調器官,來獲得更多的食物、領地與交配權,因此成年之後仍舊保留背索與神經管。
18. 脊椎動物選擇的這條演化路徑更漫長,改變幅度更劇烈,但也因此脊椎動物成為地球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