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2.2010經濟日報╱陳家齊】全國各地正有數以萬計的「聯邦刺激計畫」在執行,希望能振興經濟,創造工作。但到目前為止,成效並不顯著。
為什麼沒效?財政刺激的想法本身沒錯,我們需要更多刺激而不是縮減開支,但必須把重點放在「讓失業的人找到工作」。
在懷俄明州的高速公路上,他們看到一個招牌寫著:「讓美國人工作:本計畫由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案資助」,但一路走來,他們卻只看到許多施工中的機械,包括巨大的柏油鋪路機、大卡車、壓路機以及其他機具。這項計畫的確利用資本,但沒雇幾個工人。
如果你認為經濟的要點是擴增國內生產毛額(GDP),而不是增加工作,那這些方案都很有用。但「不注重就業」而只注意經濟產出的想法是種誤解,起碼是凱因斯以降愈演愈烈的錯誤理論。
一般的經濟「衰退」是由GDP的萎縮情況來界定,不看失業情況。失業被視為「落後指標」。大家廣泛認定我們需要刺激推動的是以GDP計算的「經濟」。這種理論認為,一旦我們刺激「經濟」,經濟活動就會熱絡,失業狀況就能隨著企業擴張、增聘人手迎刃而解。
此外,只注重GDP數字而不重視失業率的作法還有另一個假設,就是我們需要創造的是「真正」的工作,真正「有前途」的工作,而不是只為了雇人而創造一些無謂的職位。而且,我們也不希望雇用一群人拿著鏟子上工,卻不用效率更高的機械。
但我們勢將面對長期的失業問題。6月份美國失業率仍高居9.5%,而計算失業超過27周的長期失業率更是高達4.4%,是1948年以來最嚴重。高失業情形恐怕要延續好幾年。
這將是非常嚴重的人力損失。尤其是弱勢族群與年輕人在經歷長年的求職挫敗後,可能會放棄工作。這種人力損失的後遺症,終會反映到傳統的GDP數據。
所以我的建議是:為何不用政府的資金直接創造工作?在人力密集的教育、公共健康、保安、公共設施維護、青年扶助計畫、老年照護、保育、文藝以及科學研究這些領域,直接創造職位?
這會是有效率的資源使用方法嗎?以經濟理論的觀點來說,政府在這些領域花錢所帶來的好處,無法由「市場經濟」提供。
拿紐約地鐵作例子,把車廂整理粉刷得美輪美奐不是節約時代會想做的事,但是讓大眾交通工具更美觀、更具吸引力,卻能對整體社會帶來好處。這種公共財稱為所謂的「外部性」,是市場經濟獨自發展時無法提供的好處。
「外部性」的好處很難評估,正因為沒有市場價格可以參照。但是請至少考慮一點,當我們爭論某項政府支出計畫是好是壞,請必須考慮到對就業的貢獻能力。
當年小羅斯福總統的經濟刺激計畫儘管只有部分成效,但和今日的刺激方案相比,他的振興經濟計畫更著重創造工作,而且羅斯福的「新政」看來也比現在的作法更能激勵美國人。
想想新政中最受讚譽的「公民資源保育隊」(CCC)計畫,從1933年到1942年間,這個計畫廣招18歲到25歲的青年男子,進行勞力密集的工作,例如在全國植樹。這些年輕人在失業嚴重時,是最難找到工作的一群。民眾喜歡公民資源保育隊,是因為他們解決了多年來荒廢的問題。
奧克拉荷馬州在1930到1936年間經歷嚴重的沙塵暴,損害了整片農地。這些沙塵暴證實了保育人士多年來警告的「外部性」問題,自由放任的開墾與伐木嚴重破壞土壤。
除了環境保育的好處,公民資源保育隊還促進了年輕人的團結合作能力,賦予他們使命感,參與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國會最近準備要把公民資源保育隊的當代後繼者「美國志願團」(AmeriCorp)擴編三倍,招募對象不分性別年齡。但是資源保育隊在全盛時期雇用了50萬名年輕男子,美國志願團只預計在2017年擴編到25萬人。現在的美國人口是當年的3.5倍,我們應該更大膽。
創造就業的新計畫,不見得很花錢。假設雇用一個人需要每年3萬美元成本,雇用100萬人每年的花費也只有300億美元。這種金額只有美國刺激經濟方案的4%,僅佔美國公共債務的0.2%。我們還等什麼? (作者席勒專欄/Robert Shiller是耶魯大學經濟學與財務學教授)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