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9.2010自由鄭琪芳〕馬政府去年舉債四千多億元,今年還要舉債五千多億元,兩年就舉債九千多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認為,財政赤字增加,可歸納政治及社會結構兩大因素,由於政治上制衡力量不夠,所以政府隨便亂花錢;加上社會上失業增加及貧富差距擴大,必須增加政府支出以維持社會穩定,因此產生赤字。
黃世鑫指出,去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破四兆元,實際負債其實更多,因為自償性債務未列入計算。政府效能缺失太明顯,不僅未控制支出,花了錢也沒有解決問題,只留下赤字。
記者問:行政院主計處則指出,政府潛藏負債13.78兆元。政府財政赤字為何如此嚴重?
黃世鑫答:財政赤字的產生,可以歸納兩大因素,其中一個是政治因素,目前台灣政治組織不良,制衡力量不夠,所以政府可以隨便亂花錢,像舉債八百多億元發放消費券,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們政黨政治沒有上軌道,這是導致政府財政赤字很難下降的原因。
另一個因素是社會結構,全球化的結果,一定是失業問題增加、貧富差距擴大、稅不容易收到,要維持社會穩定,必須增加政府支出,就會產生赤字。
問:之前民進黨執政八年,中央債務增加約1.3兆元,馬政府執政兩年就要舉債九千多億元,是不是因為制衡力量不夠?是不是朝野勢力愈不均衡,政府亂花錢情況就會更嚴重?
答:台灣的政治制度應該是總統制,一旦立法院或議會由執政黨占多數,制衡力量就完全消失。就像台北市議會,國民黨是多數,有沒有制衡力量?「花博」這麼浪費,為什麼市長還是可以照幹?就是因為沒有制衡,沒有制衡一定浪費。
民進黨執政時,國民黨是杯葛、不是制衡,執政黨在國會占多數就護航。在這樣的政治制度下,赤字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因為責任政治沒有建立,舉債八百多億元發放消費券,明顯違反「預算法」、「公共債務法」等,違反好幾個法,但一個特別條例就排除掉,財政紀律根本無效。
以前「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發行條例」,最早規定債務餘額不能超過總預算25%,後來每年修法提高,提高到130%,最後不能再提高了,才另訂「公債法」,中央政府舉債上限改成前三年GNP(國民生產毛額)40%。
後來愈來愈接近舉債上限,就改用特別條例,排除「公債法」、「預算法」的規定,目前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四兆多,約占GNP34%,其實不止,因為被「動了手腳」,分成什麼自償、非自償,自償性債務不列入債務餘額計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公債法」其實是惡法,因為有「公債法」在,不管政府用錢合不合理,反正只要沒有達到債限,都可以合理化。
問:如果「公債法」無法有效規範,政府應該如何控制財政赤字?
答:很多人常講「開源節流」,這是算術邏輯的問題,營業稅要提高講多久了?不只加稅很難,還繼續減稅!這兩年來減稅十四項,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規模的減稅,但減稅都減到有錢人及企業。
政府跟民間不一樣,沒有必要的支出,多花一塊錢也是浪費,但發生九二一地震、八八水災等,就算再沒有錢也要舉債,失業者帶著全家燒炭自殺、兒童沒有營養午餐,這些問題也不能視而不見。
所以,政府施政不是控制赤字多寡,而是要控制支出,但哪些支出應該削減,是政治力的展現,最後還是回到選票,國民黨也不是頭殼壞去才舉債發放消費券,而是認為消費券可以獲得支持,政黨一定是回歸選票考量。
所以,唯一解決方式,是讓政黨政治競爭上軌道,行政管理方面,要減少威權體制留下的官僚浪費。
問:政府花錢進行八八水災重建、解決失業問題,這些支出都有合理性,但八八水災重建飽受批評,失業率還是相當高,問題出在哪裡?
答:政府花了錢沒有解決問題,卻留給我們赤字,這就是效能的問題。台灣政府效能的缺失太明顯了,台北市的花博,一百多億元這樣花下去,但台北市欠了多少健保費?台北市有沒有比花博更急迫要做的事?
一定很多,為何該做的不做?顯然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因為花博可以花那麼多錢,所以是錢花在哪裡的問題?花博要花一百多億嗎?實在很難想像!台北市學童免費吃營養午餐,一年只要二、三十億元,辦一個花博就可以讓學童吃五年營養午餐。
政府施政有問題,選民慢慢覺悟了,有改變機會,就像國民黨的「黨產」,以前他們誓死維護,但在社會輿論不斷批評下,現在他們至少承認不當了,而且法官態度也轉變了,中廣在台北縣八里的土地,法官已經判決國民黨應該還地。
雖然現在「黨產」問題還是很嚴重,但遲早有一天會解決,以前國庫是通黨庫,政府直接編列預算補助中廣,現在這些都不見了。
除了選票,社會運動也是一種方式,這要靠人民的自覺,最近的「大埔事件」,如果沒有抗爭,農民就沒有辦法改變土地被徵收的命運,民主政治本來就是這樣,可以透過社會運動去改變。
台灣已是民主政治,政府如何花錢,關鍵在人民身上,不要寄望政府會理性決策。就像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政府徵收田寮洋土地幹嘛?台灣真的有必要在那個地方蓋旅館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