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逸散與擴散 Effusion and Diffusion


化學原理啟迪118


1.     我們已經知道,「分子動力理論」加上「物理原理」推論出的公式,非常符合,在理想氣體狀態下的氣體的實驗結果。有二個與氣體有關的現象能夠更進一步證明這一點。


2.     「擴散diffusion是描述氣體混合的情形。有人在教室前面釋放一小撮刺鼻的「氨氣」,還需要經過一點點時間,教室中所有的人才能都聞到,這是因為「氨氣」跟空氣混合需要一點時間。


3.     「逸散effusion是指,氣體粒子通過一個小孔,跑到一個真空的空間裡。「逸散的速率」,就是氣體轉移到另一個空間所耗費的「速率」。

4.     【逸散EffusionThomas Graham格拉漢(1805~1869),蘇格蘭化學家,透過實驗發現,氣體粒子的逸散速率與這個氣體粒子質量的根號呈現反比關係。換句話說,在同溫同壓下,二種氣體的逸散速率互相比較的結果,與這二種氣體粒子的質量的根號呈反比

5.     在這裡M1M2指氣體的莫耳重量。這個方程式稱為格拉漢逸散定律Graham’s law of effusion


6.     氣體的「分子動力理論」能夠正確預測,格拉漢定律中的氣體逸散速率的關係嗎


7.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氣體的逸散速率,全看氣體粒子的平均移動速率uavg氣體粒子的移動速率愈快,它們就愈容易穿過逸散的孔洞。這個理由引導出對二種同樣溫度下的氣體的預測:

8.     這個等式的結果就是格拉漢定律,所以,分子動力模型符合氣體逸散的實驗結果。


n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Chemical Principles


 徐弘毅:


1.     分子動力理論與Maxwell-Boltzmann所建立的氣體運動模式,能夠說明波以爾定律、查理定律、亞佛加厥定律中,顯然十分可信,那麼,這個模型是不是可以用來說明一切氣體粒子的運動呢?


2.     格拉漢觀察到一個定律,如果我們分別測量二種不同的氣體的逸散速率,會發現,這二種氣體的逸散速率相比的數值,等於這二種氣體質量開根號之後,顛倒過來比較的比值。


3.     也就是,「氣體1一莫耳粒子的逸散速率」:「氣體2一莫耳粒子的逸散速率」=「氣體2一莫耳粒子的質量開根號」:「氣體1一莫耳粒子的質量開根號」。為什麼會這樣呢?


4.     首先要問,氣體粒子能夠移動的原因是什麼?


5.     從熱力學來看,是因為有熱能推動粒子移動,一莫耳粒子的「動能」是:3/2RTKET是「絕對溫度」,R是「溫度」轉換成「能量」的比例常數。

6.     從粒子本身觀察,粒子移動是因為本身具備「質量」,與慣性的移動「速率」,這二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就是「動能」:1/2mv2=KE


7.     假設有二種氣體粒子的「溫度」是一樣,那麼,它們每莫耳的「動能」也會一樣,因為驅動這些粒子活動的「熱能」是一樣的。


8.     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二種氣體粒子的「動能」,都設定成同樣的數值「a」,而它們的「速率v」就是,把「動能」的能量立方體,除掉粒子的「質量m」的結果。


9.     所以,依據「動能」的公式,第一種氣體粒子的「速率v1」,跟它的「質量m1」關係是:(v1)2=2a/m1;而第二種氣體粒子的「速率v2」與「質量m2」的關係:(v2)22a/m2


10.  速率的平方v2,是因為粒子是在三度空間中自由移動,所以用「平面面積」的概念,來描述粒子在三度空間中的移動「速率」的能量。

11.  如果要把速率還原成我們熟悉的觀念:沿著平面直線往前移動,那麼,就要把「速率」的能量面積「開根號」才行。


12.  所以,第一種氣體的速率是v1=2a/m1。第二種氣體的速率:v22a/m2


13.  結果我們發現,二種氣體的「速率」相比的結果,剛好跟它們的「質量開根號」相比的結果顛倒v1/ v2= m2/ m1


14.  會出現這樣的結論是因為,當這二種氣體在同樣溫度下的時候,「動能」是一樣的;而「動能」又是由「速率的平方v2」與「質量m」相乘出來的,所以才會發生,速率愈快,質量就應該愈小,速率愈慢,質量愈大,這種反比的效果。


15.  以上是利用「動能」與「溫度」的關係做出的推論。


16.  作者採用的是「平均速率」的定義。一莫耳氣體粒子的平均速率uavg8RT/πMRT:把溫度用常數轉換成,一莫耳氣體粒子的對整個容器施加的力量。


17.  RT乘上8,也就是「23」,為什麼?


18.  因為依據「分子動力模型」,氣體粒子撞擊到容器牆壁之後,會以「原速度」反彈;這樣說來,每次一莫耳粒子撞擊容器,牆壁承受的力量,是2單位大小相等的力量。

19.  所以,把容器承受的力量「RT」乘上2,就能反應出粒子的「動能」嗎?


20.  還不行,因為氣體粒子是在三度空間中運動,它們每一個「移動方向與速率」,必須看成是由三股互相垂直的力量組成,如同立方體的長、寬、高三股力量,構成立方體對角線的移動方向力量,這樣才是反應真實的運動狀態。

21.  所以,代表粒子撞擊與反彈的「2單位」的能量,必須分別看成是一個能量立方體的長、寬、高,整個能量立方體是23,才能還原成粒子在三度空間,以各種方向的力量,自由旋轉前進的能量立方體。

22.  所以,容器牆壁承受的力量RT,乘上8倍,才變成推動粒子移動的動能:23RT8RT

23.  但是,以上的動能只是近似值,因為粒子是在旋轉中前進的,並不是直線往前跑的。所以,「8RT」應該除掉「圓周率π」,才能還原成推動粒子旋轉的半徑力矩的力量。「8RT/π」是一莫耳粒子的真實動能。


24.  粒子的動能,包含粒子的速率平方與質量,必須扣除質量,再開根號,才是粒子的移動速率,所以,粒子的平均速率uavg=√8RT/πM。特別注意,1莫耳粒子的質量在根號的分母的位置。


25.  依據「分子動力模型」,對粒子「平均速率」的定義,二種氣體的「平均速率」相比,剛好是它們的「質量開根號」的數值顛倒過的結果,再次證明分子動力模型的可信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