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反應速率:瞭解動力 Reaction Rates:Understanding Kinetics(三)

有機化學的基礎208

1.      活化能熱含量組成 ΔGΔHTΔS

2.      熱含量:分子反應過程中,打斷或重新形成的化學鍵的能量。熵:分子系統鬆動、活潑運動的程度,深受溫度的影響。有許多反應的熵非常小,可以忽略,因此,熱含量就是活化能。

3.      假如可以省略,阿瑞尼士方程式Arrhenius equation就能指出,速率常數kobs活化能ΔH的關係:

KobsAe ΔH‡RT

A是針對特定反應計算出的調整因素,R是理想氣體常數,T是溫度。

4.      自然對數e:一個物質粒子通常具有二性,定義為「2」,例如負極與正極,二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使粒子旋轉。因為粒子的旋轉往往會帶動粒子往前運動,把往前移動的力量計入,粒子旋轉中前進的能量就是「2.7……」。

5.      理想氣體常數R 1.987calK」:絕對溫度每一度對分子系統的影響,以熱含量「卡」計算。2. 絕對溫度T:以273為絕對溫度0

6.      焓變化ΔH:「反應物」進入「過渡狀態」的「熱含量」差距,這就是每莫耳的「活化能」。「理想氣體常數R × 溫度T=PV/n:每莫耳粒子的能量。

7.      ΔHRT」是指:每莫耳「反應物」要變成「過渡狀態」,分子「系統」必須吸收的「熱含量」÷「周遭」每莫耳分子能提供的「熱含量」。

8.      如果周遭每莫耳粒子能提供的「熱含量」太少,就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啟動反應,反應會比較慢;如果周遭每莫耳粒子提供的「熱含量」很多,分子系統很快就吸收到足夠的能量抵達「過渡狀態」,反應會比較快。

9.      所以,「ΔHRT」的大小,可反映出反應速率的快慢,因為速率是每單位時間在空間中的移動距離,所以,「ΔHRT」也能反應出每莫耳分子在每單位時間中的移動距離。

10.  e ΔH‡RT」:反應物分子在變化成過渡狀態時,每莫耳分子單位時間移動的能量。

11.  e ΔH‡RT」=1/(e ΔH‡RT)。 那麼「Ae ΔH‡RT」=A/(e ΔH‡RT),這是平衡常數KobsA是什麼?

12.  「化學平衡」就是「正反應」與「逆反應」二股力量拉扯的結果。假設化學反應是:A+B←→C+D。平衡常數K[C][D][A][B]Kk1k1: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13.  「正反應」的力量,就是反應努力製造出「產物CD」的力量,這股力量的大小可以用「正反應速率」來表示,也可以用最後產生多少濃度的「產物」?它們彼此交互作用的力量[C]×[D]來表示。

14.  逆反應的力量,就是反應努力製造出反應物AB的力量,這股力量的大小可以用「逆反應速率」來表示,也可以用「最後產生多少濃度的產物?它們彼此交互作用的力量」:[A]×[B]來表示。

15.  KobsA/(e ΔH‡RT)。A是「正反應」的力量,(e ΔH‡RT)是「逆反應」的力量。由於(e ΔH‡RT)是「反應物」變成「過渡狀態」的能量,所以,A是「過渡狀態」還原成「反應物」的能量。

16.  In(KobsA)=-ΔHRT:「平衡常數」除掉「『過渡狀態』還原成『反應物』的熱含量」,結果剩下「反應物」變成「過渡狀態」的「活化能」;再求「活化能」的自然對數,就得到「ΔHRT:活化能/特定溫度下每莫耳分子能量」。

17.  在不同溫度下觀察到的速率常數,相對於溫度的倒數1T所劃下的點,連起來會成為一條與-ΔHRT相等的數線。速率常數:1T(溫度)=-ΔHRT。為什麼?

18.  「速率」是「距離」÷「時間」,所以,速率常數:1T(溫度)=「距離/時間」÷1溫度」=「距離×溫度」÷時間。把溫度換算成熱含量,「距離×溫度」就是每莫耳分子移動一段距離的熱含量,所以,速率常數:1T(溫度)是每莫耳分子、每單位時間、在一段反應距離移動的「熱含量」。

19.  ΔH,活化能,是每莫耳「反應物」要變成「過渡狀態」必須跨越的「熱含量」。RT:每莫耳分子、每單位時間的「熱含量」。

20.  因此,ΔH RT是從「過渡狀態」變成「反應物」過程中,每莫耳分子、每單位時間、在一段反應距離移動的「熱含量」。

21.  比較「阿瑞尼士方程式ΔH=-RT In(KobsA)」與「自由能方程式ΔG°=-InK」發現,活化能(ΔH)與速率常數(Kobs )的關係,就像自由能(ΔG°)與平衡常數(K)的關係。

22.  「酸」的解離反應,「反應物」進入「過渡狀態」的過程,可看成一個強烈的吸熱反應,過渡狀態就是「產物」。

23.  因此,酸的解離反應的「活化能ΔH」,與一般反應的「自由能ΔG°」意義類似,而酸的「速率常數」與一般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K」也是相當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