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原理啟迪79
徐弘毅:
1. 我們已經知道,某一顆粒子運動對容器牆壁造成的壓力,但是容器裡面通常有數不清顆數的氣體粒子,如果要從一顆粒子去邏輯推理出整群粒子的狀況,那就不能找「特例」,而是找「一般情況」下的粒子,來推論整體的情況。
2. 所以,我們要用粒子的「平均速率」,來推算粒子的力量,和它對容器造成的壓力。然後再從1顆粒子,演繹出好多好多顆粒子,在容器裡面跑來跑去的撞擊力量,對容器造成的壓力。
以下是Steven S. Zumdahl 《化學原理Chemical Principles》的推論:
1. 因為我們要求的是「力」的平均值(平均每個粒子施加在容器牆壁上的力),所以,我們用速率平方的平均值來表示,得到:
Force Total=2m(u²)/L
(注:橫線 應該在字母的上方,意思是「平均」,但是因為電腦打不出來,所以放在下方。)
2. 下一步,我們必須計算壓力(每單位面積的力):
每個粒子造成的平均壓力
= Force Total / area Total
= (2mu²/L) / 6L²(注)
=mu²/3L³
注:6代表立方體的6個面向;L²代表每一面的面積;2代表粒子會反彈撞擊2面牆(彼此互相平行)。特別留意,這裡的總力量Force total,包含粒子衝撞的力量和牆壁的「反作用力」。
3. 因為立方體的體積就是L³,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寫
Pressure=P=mu²/3V
4.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討論完一顆粒子對壁面造成的「壓力」。當然,我們要的是整個氣體樣本裡,所有氣體粒子造成的「壓力」。
5. 某個氣體樣本的粒子數,可以寫成這樣:
氣體粒子的數目=nNA
在這裡n是莫耳數,NA 是亞佛加厥常數
6. 因此,n莫耳氣體帶給立方體的整體壓力是
P=nNA mu²/3V
(注:橫線 應該在字母的上方,意思是平均,但是因為電腦打不出來,所以放在下方。)
徐弘毅:
2. 壓力,指的是粒子撞擊容器牆壁的力量。粒子的力量是什麼呢?包含二個部分:第一、粒子的「質量」。第二。粒子「移動的動能」。
3. 假設,在灰邊框構成的容器中的粒子,它的「質量」是m、「運動速率與方向」是u。那麼,它對容器牆壁造成的壓力是什麼呢?
4. 我們先把粒子的質量擺在一邊,只單純談粒子的「運動速率與方向u」。粒子的「移動速率u」,對容器牆壁施加的力量,可分解為3個方向的速率ux、uy、uz。
5. ux會對「垂直於x軸的牆壁」施加「力」,粒子在ux方向產生的「壓力」(注)就是圖上「淡紫色」的方形面積ux²。
注:這個「壓力」,只是暫時的稱呼,並不是平常定義的壓力;一般定義的「壓力」,要把粒子的「總力量」平均分配到牆壁面積上,也就是把「ux的力」÷「容器牆壁面積」。
6. 同樣的道理,Uy會對「垂直於y軸的牆壁」施加「力」,粒子在uy方向產生的「壓力」就是圖上「淡綠色」的方形面積uy²;uz會對「垂直於z軸上的牆壁」施加「力」,粒子在uz方向產生的「壓力」就是方形面積uz²。
7. 為什麼容器牆壁承受的「壓力」,用面積ux²、uy²、uz²來表示呢?
8. 因為容器牆壁承受的「壓力」,其實是「粒子撞擊的作用力」,與「牆壁的反作用力」二股力量造成的。二股力量交互作用,就像正方形二個邊長相乘構成的平面。
9. 圍繞著「灰色邊框」立方體設定的3個想像空間,分別是:含有ux反作用力的「紫邊框」立方體、含有uy反作用力的「綠邊框」立方體、含有uz反作用力的「橘邊框」立方體。
10. 這3個想像空間的大小跟原本容器立方體大小一樣,而量能方塊產生的反作用力,剛好跟作用力「力量大小一樣,方向相反」。所以會造成粒子碰撞到壁面後反彈。
11. 粒子碰撞牆壁的路徑,就是中間小小的「彩色方塊」到灰邊框右下方的「粗黑線」;反彈的路徑,就是從灰邊框右下角,往左上方延伸的「粗黑虛線」。
12. 反彈之後的粒子,會用同樣的速率撞擊容器的牆壁,產生壓力。
13. 因為在建立這個模型的時候,我們已經設定反彈的速率與第一次碰撞的速率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很確定反彈之後的粒子,它在ux、uy、uz方向的牆壁產生的撞擊力,跟第一次碰撞力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用一樣面積、三種顏色的四方形來表示ux²、uy²、uz²。
14. 在這張圖裡,我省略了反彈後的情形,但是讀者可以自己想像,灰邊框的立方體左邊,也有一個跟右邊一樣的紫色四方形ux²,立方體後面的牆壁,也有一個跟前面牆壁一樣的綠色四方形uy²,立方體上面的天花板,也有一個跟下面地板一樣的橘色四方形uz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