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梵谷自畫像 不安裡的堅毅

梵谷 37年不朽精彩【摘要1.11.2010經濟日報╱黃啟菱】梵谷,出生於荷蘭一個虔誠信仰新教的家庭,他的父親與祖父,都是喀爾文教派的牧師;梵谷在青少年時期,畫了第一張習作,就是以福音書為描繪對象,顯見宗教對他的重要。


梵谷是個中輟生。梵谷認為,學校教的東西,實在跟生命太沒關聯,他有興趣的是探討生命、人性的本質,而非零碎的知識,所以很少把心思放在課業上;輟學後,在家人的安排下,梵谷進入了叔叔工作的藝術經紀公司上班,開始當店員賣畫,曾先後被調到倫敦、巴黎工作。


儘管當業務員的生活頗為順利,但梵谷卻一直想像他的父親、祖父一樣,當個牧師,所以毅然決然地辭職,去讀了神學院,讀完後,卻又怎麼樣也無法通過牧師的資格考,在進退維谷的情況下,梵谷自己向教會申請去比利時的窮困礦區服務,終於得以如願。


在比利時當牧師時,梵谷看到工業社會中,最底層、最窮困的礦工,這群人儘管掙扎著生活,卻依舊有著人性的良善。梵谷開始為這些小人物留下紀錄,畫了許多素描,梵谷認為,這些人的體態、穿著,也許不符合傳統定義中的美,但「真即是美」。


 


梵谷1886年的春天到巴黎後,畫了第一幅「自畫像」,在18899月,畫下最後一幅「自畫像」,在這四年多之間,梵谷共畫了30餘幅自畫像


荷蘭藝術大師林布蘭,從年輕到老,畫了大量自畫像,記錄一生的容顏變化,更忠實反映不同時期的人生歷練。梵谷畫自畫像,顯然是受到林布蘭的影響。


此次展出的自畫像,是梵谷於18874月到6月間,在巴黎所畫的,他運用「點描派技法」的分析色彩原理,以短小筆觸的堆疊,造成自然混色,筆觸的方向往中心點聚集,並利用筆觸的粗、細變化,將畫面聚焦於五官上。畫中的梵谷儀容整齊,是得體的中產階級打扮,相對於粗獷描畫的衣領與背景,觀者的眼光很自然地會被吸引到細膩描繪的五官,與梵谷四目相望。


深邃的綠色雙眼、緊鎖的眉頭,自畫像中的梵谷,犀利的目光透著疑惑與不安,緊閉的雙唇與粗硬的短髭,卻又顯出頑固的堅毅

 


梵谷在巴黎北郊的小村「奧維」度過他生命的最後兩個月,這幅靜物畫他在嘉舍醫生家發現的野花,瓶中的「薊草」向四方怒放,展現頑強的生命力


「薊」是一種菊科的草本植物,最特別的是長滿粗硬尖刺的筒狀花序,雖然其貌不揚,但相傳是聖母瑪利亞將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釘子取下來後,埋在地下長出來的植物,西方傳統稱之為「受祝福的薊」(blessed thistle)。長滿硬刺的薊,即使貧瘠荒地也能生長,生命力非常頑強。


梵谷用他偏好的「厚塗手法」來描繪花瓶裡的薊草,筆直有力的線條,桀驁不馴的力量自然流露。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梵谷仍專注關心如何全心投入他的繪畫;他在寫給西奧的最後一封信說:「我仍然熱愛藝術與生命。」從這幅《薊花》展現的生命力,不難相信梵谷所言。


 


梵谷初到「聖雷米療養院」沒多久,就畫成這幅《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此畫是藝術專家心目中排行前五名的梵谷佳作,他在右下角簽下「Vincent」,是他在這段期間內,唯一有署名的畫作。18895月,梵谷住進聖雷米精神療養院,起初只能從病房的鐵窗中窺看風景,後來才獲准在有人監視陪同下出外寫生


透過禁閉幽居的鐵窗,他可以看到遠方的麥田與天空,聖雷米療養院中庭生機盎然的美麗花園,亦讓他印象深刻,梵谷抵達後不久,就畫出代表作《鳶尾花》與《紫丁香》。


在本畫中,梵谷畫的花園一隅,或許是行動受限無法自主選擇的角度,但也因此帶來一種獨特的感受,觀眾彷彿真的置身於花園內,透過樹葉的空隙,看見陽光灑落下來,高大的松樹、紫色鳶尾花、茂盛的長春花、玫瑰叢及紫丁香,構成一個生機盎然的活力世界。


讓這幅畫顯得生動且活力十足的功臣,是變化多端的筆觸,梵谷以色彩結合線條,筆觸同時就是輪廓的勾勒,他用快速的筆觸讓厚重的顏料、多變的色彩更為和諧,層次變化也更加微妙豐富。


 


「絲柏系列」是梵谷繼向日葵系列之後,最重要的創作系列,為他的藝術生涯再創高峰。創作絲柏系列時,梵谷幽居在法國南方小村聖雷米的療養院中,他最膾炙人口的巨大旋渦,正誕生於此時期。


《普羅旺斯夜間的鄉村路》是梵谷聖雷米時期最後一幅畫,在一封信中,梵谷稱這幅畫是他的「最後一次嘗試」,並且描述畫中細節:「夜空中,一彎細細的新月,從大地投射的濃密黑影中露出來;星星的亮光很誇張,雲彩飄飛的天青色空中,有粉紅色及綠色的柔光。」


他繼續寫道:「底下一條道路,兩旁是高高的黃色麥桿,後面是藍色的低矮山脈,有家舊旅店窗口亮著橙色燈光,一棵高高的絲柏,筆直而黑暗。」「路上一輛黃色馬車,但馬是白色的,還有兩個未歸的行人。可以說十分浪漫,不過我覺得也帶點普羅旺斯的情調。」


雖然梵谷說他畫的是「普羅旺斯的回憶」,實際上畫中的景色並不存在現實,低矮茅屋是梵谷出生地、荷蘭北布拉邦特省的典型房舍,本畫可說是梵谷對家的回憶與普羅旺斯情調的結合


 


「好撒馬利亞人」的典故出自新約聖經,衍生為基督教文化中著名的成語,意為見義勇為的好心人。撒馬利亞人和猶太人曾是兄弟之邦,但當時已形同仇敵數百年。「路加福音」記述耶穌基督說的故事,一個猶太人遭強盜打劫,受重傷躺在路邊,祭司和利未人(他們都是猶太正統的神職人員)走過卻視若無睹,反倒是一位撒馬利亞人挺身照顧這位垂死旅人。


這個故事說明,鑑別人的標準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梵谷這幅《好撒馬利亞人》,是臨摹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作品,但他的臨摹也不是依樣畫葫蘆,而賦予新的詮釋。


梵谷認為,作曲家創出曲子,臨摹就像演奏,能因不同的詮釋帶給曲子新生命,讓前人作品染上自己的色彩,也是他的嘗試。「我把德拉克洛瓦或米勒的黑白畫擺在眼前當作題材,隨之即興塗上色彩。」梵谷寫給西奧的信上說,意義在「探尋我對其圖畫的記憶,至少與其畫中情感起共鳴的和諧色調,這就是我個人的詮釋。」


1 則留言:

  1. Your own repoгt provides еstаblіshed beneficial to us.

    It’s really eduсatіonal and you're simply naturally very experienced in this field. You have opened our face for you to varying views on this particular topic together with intriguing and reliable written content.

    Look at my blog buy Klonopi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