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與他國簽FTA 更能捍衛台灣主權

經濟評論117


【摘要1.18.2010.自由 鄒景雯/專訪】 設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台灣壹角」(Taiwan Corner)是一個民間友台組織,主席麥可丹尼爾森(Michael Danielsen)最近來到台灣,他以一個多年關心台灣議題的外國友人身分發表個人看法。


麥可︰台灣的人民已經漸漸成熟,認知到民主需要制衡的力量,一個強而有力的反對黨,是台灣民主政治非常重要的關鍵。總統與國會約有75%席次俱由一黨掌握,這不是民主政治的健康現象,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皆是如此。


我知道現在台灣國會是首度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產生的,國會無法完全正確反映民意,個人認為,歐洲的「聯立式選舉制」,一個政黨得到多少比例的選票,在國會就有多少比例的席位,比較理想,我並不認為兩黨制是最好的制度,我比較信仰多黨政治,在丹麥國會,我們有八個政黨,而更多的政黨會在選舉時出現。


問︰對於馬政府上台後台灣與中國關係的變化,有沒有新的觀察?


麥可︰從我的觀點看來,有兩個比較重要的事情。第一,「兩岸政策」走得太快、太遠;第二,政策缺乏透明性,尤其是整個交涉的過程,完全沒有加入反對黨的意見,這是很核心的爭點。


兩岸進行任何協議都牽涉甚廣,不單只是一個商業的行為而已,儘管不可能事前把所有都說清楚,但是至少應該告訴台灣人民主要的主題是什麼?進行的進度如何?讓台灣人民有安全感。協商的過程,不僅要兼含反對黨的意見,反對黨也應該能夠參與,好讓這個協定得以通過所有人民的檢視


現在的作法顯然過於匆促,我實在很懷疑19個月可以完成這麼多事情(指江陳會簽署十二項協議),這實在太快了。


對於台灣而言,「所有協議」必須經過台灣人民同意,這應該是很重要的。據我所知,ECFA也即將在半年內完成簽訂,我實在不了解這麼重要的合約為什麼可以這麼快完成?或許應該花更多一點時間,讓ECFA在國會中獲致更詳細的討論,同時就此議題舉行「公民投票」,是一條可行之路。


因為經由人民公投,可以獲得得人民的支持,得到強而有力的後盾,而且通過社會不斷的民主討論,也可以讓這個政策更加透明化,減少迷霧。易言之,ECFA的內容,不應只是內部的討論,外部的討論也很重要。


我同時認為,「維護台灣主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希望台灣與中國之間所有的協商,都能在平常心與安全的進行。從外人來看,我當然樂見海基與海協會這兩個半官方的單位能夠多進行一些協談,但是在兩會進行接觸之前,我們看到好像更多的交流與對話,是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私下進行的,這不是一個所謂透明的現象。


透明的意義,應該是所有的協議都有文件紀錄與簽署,許多協商例如客運與貨運包機,其實在民進黨執政時代就已經開始進行並幾乎完成了,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其實兩岸的互動大可透過官方授權來進行,不一定非要由國共兩黨先行才能搞定。之所以強調這個過程,我的用意是台灣的主權必須捍衛。


我很憂慮來自中國的投資,馬政府認為「政經可以分離」,這是不可能的,除了經濟的影響,同時也會帶來政治的影響。例如中國要投資台灣的基礎建設,它會選擇對中國比較友善的地區來投資,這就是政治的影響。又如中國投資台灣的股市時,它要進或是要出,也可以依照台灣當局的「動向」來做選擇,這種影響將來是非常強大的,因此無法將政治與經濟分開來談。


我認為如何讓台灣先與其他國家簽訂FTA,將是一個好主意,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可以提供許多經驗。中國一直在阻斷台灣與其他國家間洽簽FTA,我印象中,馬政府似乎認為與中國簽署ECFA後,就可以較有機會與其他國家達成FTA之簽訂,事實上,台灣與中國的協商並沒有任何的保證,而且我認為中國有求於台灣,比台灣有求於中國還多。


我要再次強調,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台灣的經濟獨立自主性,在其他國家眼中,台灣也將更趨近於一個正常的國家,從主權的觀點,透過FTA更能捍衛台灣的主權,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比較注重經營與歐盟、美國、日本的關係,並以此在國際上發聲,但中國不希望這樣,國民黨好像也不願意努力這樣做。


當然,台灣不能忽略中國的存在,必須務實處理雙方的關係,並採取負責任的作法。


問︰這次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議在哥本哈根舉行,因為中國因素,台灣必須以NGO身分才能與會,但派去的代表在寒冷的天候中於場外排了近十小時才得以入場,國際參與的經驗令人非常不愉快。


麥可︰這次的會議場外是由丹麥負責,場內則屬於聯合國會議的一部分,台灣以NGO身分與其他NGO團體進場要排這麼久,並不是丹麥政府的安排,丹麥也希望改善,但這是聯合國的權力。另一方面,台灣以NGO並被置於中國名下的身分參與會議,這個結果不也是馬英九政府希望得到的嗎?他一直在減弱外交人員的能量,所謂外交休兵政策,不希望台灣在國際上發聲,種瓜得瓜,結果就是這個樣子,這是他自找的。


問︰中國崛起之後,在國際各領域的勢力愈來愈龐大,要如何讓世界看到台灣?你能區別台灣人與中國人嗎?


麥可︰中國人與台灣人可以穿同樣的衣服,同樣的鞋子,但當他們交談時﹐他們就是隱藏不了來自於今日中國,非常不同的文化與社會教養所產生的中國靈魂。與台灣人交談時,他們通常比較輕鬆,能以平衡的觀點客觀的看台灣。


每當針砭中國的問題時,他們的防衛性很強,即使在國外亦是如此。中國人過度驕傲於自己的國家,台灣人也有足以自豪的地方,但是他們願意聽取外界的意見,也允許外國人的批評。這是我看到台灣人與中國人其中一個最大的不同處。在中國,歷史是共產黨編出來的。


問︰你剛才提到公投,但是ECFA公投的提案,遭到行政院否決,你有什麼建議?


麥可:台灣人沒有太多的選擇,如果他們對ECFA的內容不滿意的話,就經過民主的方式在下次選舉中顯現人民反對的聲音。下次立委與總統選舉時,台灣人民可以好好反省一下,目前的政府政策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現在的這條路是不是該繼續走下去?這個發展是我未來的寄託嗎?我們需不需要另一個政府走另一條政策方向?


依目前的情況看來,台灣的整個政策方向是朝著「統一」前進,雖然緩慢但非常明確,所以台灣人民必須思考這是不是我們要的?同時選擇一個政黨很重要的另一點是,能否帶來經濟的穩定?如果到2012年,經濟普遍好轉,失業率獲得解決,那麼這就表示當前的政府政策方向,對短期而言是有利益及幫助的。


反之如果屆時人民沒有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藉以改善經濟生活,人民自然會認為往中國傾斜的這條路,不應該再走下去。


沒有一個政黨會希望國家的經濟受到傷害,對年輕人來講,「未來的發展」是他們最關切的議題,民主不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不努力追尋的話,它也不會永遠存在。民主是台灣很重要的基石,如果統一的話,我不相信台灣的民主可以繼續持續下去。


我可以理解台灣人民希望改善經濟過更好的生活,但對你的小孩、孫子,不統一可能是比較好的路,台灣自二戰之後已經被監禁了60年,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被釋放出來,由台灣人民自己來決定台灣的未來。


李鈞震:


1、問︰中國崛起之後,在國際各領域的勢力愈來愈龐大,要如何讓世界看到台灣?


2、答:1只要民進黨的大老、中常委們,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學者;2民進黨執政的縣市,行政效率都優於新加坡;3只要民進黨的大老、中常委們的子女,都是國際一流的藝術家、學者、頂尖技術專才。台灣,誰看不到?


3、只要自由時報主管的知識水準,高於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全世界每天都會注意台灣。


4、只要民進黨的黨員們,文化水準與知識水準高於日本、瑞士,台灣就是亞洲一哥,台灣就有主權力量。


5、貝多芬、雨果、康德可以征服世界;只要陳水扁的論文比康德水準高,陳致中優於伏爾泰,黃睿靚水準比阿胥肯納吉高,趙建銘優於史懷哲,台灣就有主權力量。


6、只要李登輝信守承諾,上山當牧師,台灣就會建立起「守信用」的文化風氣,虛偽政客就生存不下去,台灣的政治民主就會進步非常快,各種詐騙集團也會消失。


 


中共老黨員發公開信 質疑劉曉波有罪【摘要1.18.2010.中央社】美國之音報導,這封刊登在獨立中文筆會網站上的公開信,是由數名中共老黨員聯名發表,聯署人包括94歲前官方人民日報總編輯胡績偉,以及前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公開信指出,看到北京市法院關於劉曉波的判決,感到困惑不解。


「零八憲章」提出的「聯邦共和國」口號是早在中共「二大」(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提出來、「七大」(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章黨綱重申的口號


中共老黨員建議,重新審查北京市法院關於劉曉波案,定罪依據的合法性問題。公開信說,如果法官違反憲法,不懂黨史,是非不分,知法犯法,製造冤假錯案,則嚴重損害國家和中共形象,並且很難證明中國是法制國家、和諧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