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大陸調控房價為何失效?

【中國時報2010.04.02 摘要】   年初,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斬釘截鐵地說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的高房價,不過,大陸一線城市的高房價,不僅沒有得到遏制,反之上漲幅度更快。從1-3月分的情況來看,不僅深圳、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價還在上漲,而且全國70個城市的房價也都在上漲,上漲幅度相當大。


   為什麼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價,僅低於日本及香港,而遠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北京半套公寓的價錢,早就可以在歐美許多國家購買一套別墅了),政府則找不到擠出泡沫遏制高房價之辦法?


    10多年來,大陸房地產市場之所以能夠快速繁榮,就在於金融創新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通過這個金融產品可能把個人過去、現在既有的財富(無論是活的還是死的)及未來幾十年的個人收入,聚集和轉化為現在可以賺錢的工具。


2009年或前幾年房地產的價格之所以會這樣快速的飆升,不少人利用政府過度優惠的信貸政策大謀其利。在這種情況下房價豈能不被快速推高?     購買自住性住房不僅可以享受政府的信貸優惠政策,也不徵收交易所得稅。


    為什麼2009年在世界經濟面臨衰退時,中國的信貸增長會達到近1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是金融體系或銀行體系,讓整個信貸無限擴張,或追求高風險信貸專案  而且其過度使用金融體系的成本,則讓整個社會來承擔。


    而就今年個人銀行信貸增長的情況來看,已經到越演越烈的趨勢,這種趨勢已經開始在大陸大小城市全面蔓延。如果大陸當局對此仍然是看不清楚,其後果不堪設想!房地產泡沫所導致的金融危機也不遠了!


 


德國 讓人民買得起房子 【劉明德 中國時報2010.04.02摘要】有自己的房子不應算奢侈,而是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台灣房價之高已成為「十大民怨」之首。


    世界各國之中穩定房價做得最好的,德國可以算是其一。根據統計,金融海嘯爆發之前,德國物價水準平均每年漲幅2%,而名義房價每年只上漲1%,也就是說扣掉通貨膨脹,德國房價實際以每年1%的速度在縮水。為什麼德國可以做到「房價十年不漲」?


因為德國政府視住宅政策與教育、醫療一樣,都是社會福利的一環,因為德國政府把買得起房、租得起房視為人民的基本需求,因為德國政府不把房地產視為推動經濟成長的主要產業或稅收的主要來源,因為德國基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明訂「聯邦德國是一個民主和社會福利的聯邦國家」,他們做到了。


    我國官方的房地產政策有三大盲點。第一,視房地產為一般商品,以為增加供給,就能降低價格。然而,房地產不是一般商品,不斷增加供給的結果,並無法降低房價,只會增加空屋率,此外,還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不當使用、造成未來在土地的使用、徵用成本更加高昂。


    以台灣各縣市都存在高空屋率的情形來看,房屋的供給已經供過於求,再加上少子化因素影響,房價不應上漲,而應下跌。然而,實際上,台北的房價還是不斷追高,可見,這當中,並不是供需法則,而是政府的政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例如之前的國有土地標售,和投機客主導


    第二,財政部長李述德強調,「營造業是經濟火車頭,財政部不會打壓。」既然是火車頭,當然要房價越來越高,一般薪水階級望屋興嘆。


把房地產做為經濟的火車頭有非常大的風險,一旦房市泡沫破滅,經濟就直走下坡,日本的泡沫經濟、2007年美國的次貸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都與房地產市場過熱脫離不了關係。


    第三,以為有土地就是要蓋房子,不蓋就是沒有地盡其利、無法增加GDP。一個城市不可能全部都是房子,而沒有空地、綠地、廣場、河流、公共空間。有人說,還要增加房屋供給,這種方案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而言,更是扭曲了「地盡其利」的意義。


到過德國首都柏林的人都知道,在柏林的市中心就有一個大動物公園(Groser Tiergarten),這個公園多大呢?210公頃,而我們的大安森林公園只有26公頃。如果台北市都是房子,相信這樣的規畫,不只沒有美感可言,台北市民也會因為置身於水泥叢林,會製造更多的精神病患、憂鬱患者。


    台灣的房價之高不是供需出了問題,而是政府不當政策以及投機客哄抬的結果。如果,央行的貨幣供給不要氾濫、利率不要那麼低、游資不要那麼多、熱錢能夠管制;如果房地產交易要承擔重稅、投機房地產要課以刑事責任,我不相信,台北的房價打不下來。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系畢業、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10大危機恐戳破泡沫【摘要2010/04/02 聯合報 林琮盛】美國著名投資公司GMO近日發表名為「中國的紅色警報」報告。報告提出中國十大經濟危機的警報,中國已呈現投機狂熱的特徵,一旦這些泡沫破裂,中國經濟將脆弱不堪。


文章警告,中國整個經濟金融系統都基於「未來中國將以過去的速度繼續增長」的信仰之上,讓中國已成為了一個「先建設,一切都會隨之而來」的經濟。


一旦中國的經濟無法「保八」,悲劇就會發生:大部分基礎設施將毫無用處;過剩的產能將存在很多年;房地產泡沫會破裂;銀行系統將面臨大規模壞賬。「當中國這部巨型機器最終停滯,這些沉浸在夢中的投資者將噩夢醒來」。


李鈞震:


1.     營造業絕對不是經濟的火車頭,講「營造業是經濟的火車頭」的經濟學者是白癡。「教育投資」才是經濟的火車頭。


2.     國民如果沒有知識水準,怎麼會有生產力?大學教授如果沒有知識水準,怎麼會有科技研發?企業主如果沒有知識水準,如何會有國際競爭力?產業如何升級?


3.     沒有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過,「營造業是經濟的火車頭」。


4.     熊彼得認為,「創新」是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動力,因為創新所帶來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生產方法的變革,是使得經濟得以不斷向前邁進的主因。


5.     其實熊彼得不算是很有知識水準的人,因為他不知道創新的來源是不斷地教育投資,美國如果不是靠各大學對於教育經費的投入,美國一定跟非洲一樣。


6.     台灣這六十年來如果沒有教育上的投資,台灣不可能會有經濟奇蹟,也不可能會有民主奇蹟。


7.     未來的世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哪一個國家國民的知識累積愈多,國民的生活素質愈高,他就愈有國際競爭力。


8.     國民知識水準不同的國家,彼此之間就是一種「資訊不對稱」的關係;國民知識水準高的國家,就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9.     經濟學者沈恩認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好壞,不在於經濟成長指標的高低,而在於人民實現幸福的能力多寡;政府必須提供正確的公共政策,使人們得以拓展能力與機會;在經濟蕭條的時代,應該要提供就業輔導、培養第二專長或是提升技能的課程,才能夠提升國民的生活能力。


10.  人如果有錢,最好的投資不是房地產,而是自己的知識與專業能力。如果經濟能力許可,更應該讓自己擁有藝術表演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