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撥開政治迷霧看清ECFA實相

【工商時報 社論2010.04.10摘要】原本歸屬於經濟範疇的ECFA,正在向政治領域快速「位移」,而且可能在該場大辯論過後,「轉化」成政治議題。        因此,建議馬英九總統與蔡英文主席,在進行大辯論之前,先確立這樣的思維架構:


第一、ECFA對台灣到底是好是壞?全世界的經濟合作協議,對當事各方的效應都是「好壞相參」,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


第二、多講「中長期的行動方案」。ECFA的基本功能,是要為台灣未來的中長期經濟發展鋪下坦途,其主旨並不在於緊急搞一些減稅項目,來救一時之窮。因此,馬蔡進行大辯論時,應該多講「中長線語言」,也就是告訴老百姓,ECFA與台灣的中長期發展有何關聯。


鼓吹ECFA馬英九,有必要詳細說明,執政當局在ECFA簽署後,後續將採取哪一系列的實質行動,其預期效應又是如何


至於站在反對一方的蔡英文,則應該提出ECFA的替代方案,以告訴民眾,ECFA應該怎麼簽,才能有利於台灣未來的長遠發展;或者,提出另一套全然不同的方案,來完全替代ECFA。當然這方案也一定要具備「中長期的可操作性」。


      ECFA是經貿性的,是與WTO有關聯的。當然,它也是對各產業的效應有好有壞的。當前國人對ECFA最應用心之處,是掌握它的本質,從中積極籌謀「趨吉避凶」、「爭取利益最大化」之道。千萬不要為了爭論ECFA「是黑或是白」,而貽誤台灣的發展契機。


 


競爭力不只靠ECFA 深耕技術為台灣加值!【摘要4.10.2010聯合報李家同/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我看到報紙報導一位美國的競爭大師說,台灣的競爭力就靠ECFA,這種說法使我非常擔憂。


更關鍵的應該是,我們究竟能夠輸出什麼樣的產品?假如輸出核能電廠、高速鐵路、高階發動機、精密半導體設備,ECFA對我們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反過來說,假如我們的工業產品並不是有高附加價值,即使這些產品可以免稅,有朝一日,仍然可能忽然發現大陸也可以生產這類產品,那個時候,ECFA又有什麼意義?所以,競爭力與工業技術水準是有密切關係的。


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注意我們的工業技術水準,至少媒體幾乎很少注意。如何提高工業技術水準?一定要先知道,我們的工業技術水準不夠高,並非沒有創意,也並非沒有注意所謂的高科技,問題在於基礎技術不夠好。


因此,往往只能將技術建築在別人的技術之上,一旦別人的技術有很大的進步,我們的技術就立刻落後了。而且因為沒有真正的關鍵性技術,很多工程師並非沒有創意,但是有志難伸;他們有了創意,會發現無法實現他們的想法。


舉例來說,他們想做一個特別的電子產品,卻發現我們無法設計一個雜訊非常小的放大器,也許他們需要一個非常均勻的磁鐵,我國也沒有人會做這種磁鐵。再舉一例,有人想出一套新的精密儀器設計,可是我國沒有辦法做出精密的控制系統,因此創意成了空想。


我希望舉國上下,共同注意我國的工業技術水準問題。我們要知道一切是要從基本做起,要有人會做非常好的零組件,要有大批會設計高性能電子線路和機械的工程師,如果沒有這種工程師,國家不可能有競爭力的。


對岸似乎非常重視他們的競爭力,已在輸出他們的高速鐵路技術,也已有計畫生產區域性噴射客機,他們也有不錯的半導體設備公司,我們是否該提高警惕了。


「根留台灣」,如果根不深,留在台灣,也沒有用。如果我們的工業技術根基很深,我們的工業一定會留在台灣。只要有非常深厚的基礎技術,我們的工業產品就會有高附加價值,才可能成為一個有高競爭力的國家。


參考資料:


二岸評論4 三通很好 但要守住主權


二岸評論30 簽訂ECFA的唯一好處


殺戮戰場175 台灣競爭力暴跌之省思


ECFA啟迪28 理性對話代替激情衝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