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台灣財政很好嗎?

【于國欽 工商時報2010.04.18摘要】全世界,哪個國家稅率最低?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各國從中央到地方的稅目繁複。


有些國家所得稅率高,遺產稅率低;有些國家所得稅、遺產稅都不高,但也許得支付加值稅;有些國家課高額的資本利得稅,有些國家資本利得免稅;有些國家消費稅很低,有些國家關稅較重,有些國家實施兩稅合一等等,因此實在不宜以某一項稅的稅率的高低,來評判一國的稅負壓力。


    過去在談遺產稅該不該降的時候,主張降稅者就拿美國、香港為例,認為台灣的遺產稅率偏高。如今談營所稅率該不該調降的時候,主張降稅的人又拿香港、新加坡來比較,認為台灣企業負擔過重。這樣的比較方式看似客觀,其實不然,因為各國的經濟環境不同,稅收來源自然也就不可能一致


    比較可行的方式,是把舉國一年所徵來的稅收除以GDP,即可大略看出該國國民的稅負壓力,這項指標也被稱為「賦稅負擔率」,這顯然客觀多了。


    台灣的賦稅負擔率於1980年為19.2,遠在日、韓之上,但隨著《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實施,在科技業獲大幅減稅下,台灣2009年的賦稅負擔率已降至12.2%,這個賦稅負擔率不但低於韓國21%、日本18,也和全世界稅負最低的港、星在伯仲之間。


    直至今日,美歐的整體賦稅負擔率仍逾2成,英國甚至直逼3,所謂台灣營所稅率過高,須降稅才有競爭力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


    台灣的財政究竟如何?從賦稅負擔率年年下滑即可了解,這些年台灣稅收是停滯的,更糟的是,近年台灣忽而受網路泡沫衝擊、忽而受金融海嘯波及,為振興經濟,政府大肆舉債建設、發消費券,在稅收成長停滯,舉債逐年增加下,台灣財政怎可能好得起來?


    評判一國財政是否健全,必須看政府債務,但政府的債務究竟有多少?可謂眾說紛紜,有人把公保、退撫、勞保及農保未實現的潛在債務算進來,初估已超過13兆元,這幾乎是一項天文數字。


但即使不計入這個潛在債務,政府債務餘額增加的速度也極為驚人,僅中央政府即已達4.1兆元,加計地方,各級政府債務已達4.8兆元,GDP的比率短短十年間更由23.6%升至38.6%,國債成長速度,為歷年各時期所僅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公債定義迄今仍未與國際接軌,許多政府債務仍隱藏在上百個非營業基金裡,而依國際貨幣基金對政府債務的定義,政府所屬的非營業基金債務、短期債務皆應計入。


主計處曾依國際公債定義試算過2006年我國的國債,結果是5.1兆元(同年依我國公債法定義的各級政府債務僅4.2兆元)。據此推計,2009年我國依國際定義所計算的債務應已達6兆元,占GDP已達48,這個數字雖仍遠低於日本的170%,但已是嚴重的警訊。


    這些年政府支出確實過於浮濫,但造成台灣財政惡化的根本原因恐怕不在於支出的浮濫,而在收入的停滯,而收入停滯的根本原因則是政府凌亂隨興的降稅。如果這個選舉式的降稅思維不徹底根除,那麼也許日本的今天,就將是台灣的明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