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雙分子親和性取代反應(二) B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SN2)

有機化學的基礎229

1.      因為攻擊分子的「試劑」有「未鍵結的電子對」,因此,它是「親核性」,又因為舊有「化學鍵」被新的「化學鍵」取代,這個反應稱為「親核性取代反應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注:親核性 nucleophilic 指「喜歡原子核」,「親核性試劑」的「電子」深受「帶正電荷的原子」吸引,所以,「陰離子」是「親核性」。

2.      有二種「反應物」(「初始物質」和「親核性試劑」)一起碰撞成「過渡狀態」,也就是有2種分子參與「速率決定步驟」,因此,反應歸類為「雙分子親核性取代反應b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ion」,簡稱SN2

3.      因為有2個「反應物」參與「速率決定步驟」的「化學鍵」的鍵結與斷裂,所以「反應速率」深受「載體substrate」(LG離開的原子群、離去基)和「親核性試劑」的影響:

Ratek[RLG][Nuc]

4.      SN2反應也能產生「淨化學變化」,當靠近和離去的鹵素不同,就會產生化學變化。舉例來說,一個「溴離子」取代「碘化甲烷」的「碘」,產生「碳溴鍵」和「碘離子」:

5.      「取代反應」的「熱含量變化ΔH°」,可透過計算「反應物」和「產物」的鍵能獲得。

6.      第一列「親核性取代反應」,「溴離子」取代鹵烷的「碘」,這是「散熱反應exothermic」;第二列「親核性取代反應」,「碘離子」取代鹵烷的「溴」,是「吸熱反應endothermic」。

7.      因為「碳溴鍵」比「碳碘鍵」強,所以,「溴離子」取代鹵烷的「碘」的反應在能量上比較有利,所以反應是「散熱exothermic」;假設其他反應條件都一樣,「焓變化ΔH°」是負數

8.      在這個反應,「碘」是「離去原子群leaving group」或稱「離去基」,把「CI」鍵的共價電子拉向自己;此外,「溴離子」是「親核性試劑」,提供一對電子給「碳」。

9.      在逆反應裡,「碘離子」取代「溴化甲烷」的「溴」,產生「碘化甲烷」和「溴離子」,焓變化ΔH°是正數,這個反應是吸熱。

10.  逆反應「碘離子」取代「溴化甲烷」的「溴」,是一個能量上比較不利的反應(比較費力的反應),「溴離子」是「離去基」,「碘離子」是「親核性試劑」。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徐弘毅:

1.      打斷化學鍵」耗費的能量,比形成化學鍵多。

2.      打斷「化學鍵」是破壞二個原子之間已經十分穩定的引力關係,逼本來運動活力較弱的「鍵結原子」,恢復到自由運動的「獨立原子」狀態。

3.      形成「化學鍵」的原因是,二個互相靠近的「原子」,「原子核」互相吸引,導致「動能」逐漸減弱轉為引力的能量,最後,二原子進入穩定的固定引力關係。

4.      這二個「親核性取代反應」,「溴離子」取代鹵烷的「碘」和「碘離子」取代鹵烷的「溴」,誰比較耗費能量,不容易進行?誰比較省力,比較容易發生呢?

5.      首先要討論哪一種「化學鍵」的鍵能比較強。「鍵能」,是二「原子」的「原子核」互相吸引的力量。

6.      如果「原子」的「體積」比較大,「鍵結原子」的「原子核」彼此的距離就會比較遠,依據「萬有引力定律」,這二個「鍵結原子」彼此的引力會比較弱,也就是「鍵能」較弱。

7.      從元素符號表來看,「碘」的體積比「溴」大,這代表,「碳碘」鍵的「鍵能」,比「碳溴」鍵的「鍵能」弱,所以,打斷「碳碘」鍵花費的能量較少,打斷「碳溴」鍵花費的能量較多。

註:雖然「萬有引力」也考慮質量,而「碘」的質量確實比「溴」大,但是因為隨著「原子量」上升,遮蔽「原子核」引力的「電子數量」也增加,這使得原子「引力」隨著「質量」增加的影響力,比不上原子「引力」隨著「體積」減少的影響力。

8.      「溴離子」取代鹵烷的「碘」,打斷「碳碘」鍵,形成「碳溴」鍵,這是選擇打斷「鍵能」比較的「化學鍵」,反應能量上比較有利,也就是這個反應比較容易進行。

9.      「碘離子」取代鹵烷的「溴」,打斷「碳溴」鍵,形成「碳碘」鍵。這是選擇打斷「鍵能」比較「化學鍵」,反應能量上比較不利,也就是這個反應比較難以進行。

10.  形成「化學鍵」需要的能量,比打斷「化學鍵」少。此外,在原子們彼此增強引力,逐漸建立「鍵結」關係的過程中,「原子核」的能量會釋放出來,成為「熱能」。

11.  「溴離子」取代鹵烷的「碘」,打斷「碳碘」鍵,形成「碳溴」鍵。「碳溴」鍵的鍵能比較強,這代表「碳」吸引「溴」所釋放的熱能,會比打斷「碳碘」鍵需要吸收的熱能,所以,最後的「焓變化」就是「散熱反應」,這是能量上比較有利於進行的反應。

12.  「碘離子」取代鹵烷的「溴」,打斷「碳溴」鍵,形成「碳碘」鍵。「碳碘」鍵的鍵能比較弱,這代表「碳」吸引「碘」所釋放的熱能,會比打斷「碳溴」鍵需要吸收的熱能,所以,最後的「焓變化」就是「吸熱反應」,這是能量上比較不利的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