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如何研究新的有機反應?How to Study a New Organic Reaction?

有機化學的基礎226

1.      對一個新接觸的反應,只要你能確定它的反應種類,並且建立出相當符合熱力學的反應,你就能判斷這個反應轉換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2.      有好幾種方法可以完全描述有機反應。要充分瞭解一個特定反應,必須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一、已知「反應物」與「試劑」與「反應條件」,這樣的反應會產生什麼樣的「產物」?

二、已知「反應物」與「產物」,什麼樣的「試劑」和「反應條件」有利於「反應物」與「產物」的轉換?

三、已知「產物」和一組「試劑」,「初始物質」會是什麼?

四、反應轉換過程的「中間產物」(如果有的話)是什麼?「電子」怎麼轉移形成「產物」並完成反應?

3.      要回答前二個問題,需要非常熟悉「試劑」的範圍與「反應條件」,要回答第三個問題,有時需要提出一連串的反應,用許多步驟來達成。

4.      為了回答第三個問題,化學家會用一個方法倒推回去,稱為「逆合成分析retrosynthetic analysis」。

5.      逆合成分析,有了確定的目標產物後,選擇一個合理的先導物質,然後再找產生這個先導物質的前一個先導物質,如此繼續追蹤下去,一直到找到初始反應物,然後就能利用尋找到的反應物,建立透過一連串反應合成分子的計畫。

6.      這個方法讓化學家有計畫、有系統組成想要的「新分子」,並提出新的「合成路線」來合成既有的分子(例如,自然產物)。這個領域,稱為有機合成organic synthesis,是有機化學非常重要的次領域。

7.      第四個問題的重點在,當「反應物」轉換為「產物」時到底「電子」(或原子)是如何移動。過程種種細節的說明,也就是「反應機制reaction mechanism」,是有機化學的支柱;化學家靠著組織許多重要資訊,預測新反應的情形。

8.      關於有機反應如何發生的研究,稱為反應機制有機化學mechanistic organic chemistry,而有機化學另一個次領域是,解釋在反應機制中,什麼樣的構造比較容易或不容易起反應,這稱為「物理有機化學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

9.      有機化學的要點是,研究清楚少數反應有關這四個問題的答案,然後,類推到同類問題的其他反應。

10.  學習者不需要瞭解上千個反應,相反地,你應該把少數反應學好,然後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類似的反應,除非你瞭解反應機制,不然你沒辦法把你對某個有機反應的知識,應用到另一個反應上。

11.  基本上,一個化學反應由「化學鍵」的「形成」與「斷裂」所組成。一個「化學反應機制」無非就是一連串單一反應步驟;每個步驟的情形,用箭頭說明「化學鍵」「斷裂」與「形成」時,「電子」的移動方向。

12.  「反應機制」,說明反應前後「電子」如何移動來「形成」或「破壞」「化學鍵」,因此是有機化學非常重要的課題。

13.  要寫清楚一個「反應機制」,我們必須清楚知道「反應物」變「產物」的路徑中所有的「中間產物」。

14.  如果我們知道這些「中間產物」的能量(即使只有粗略的數值),我們就大概能推測引導出這些「中間產物」的「過渡狀態」的結構和能量,並且預測密切關連的幾個反應,誰比較容易起反應或比較不容易起反應。

15.  接下來的章節,我們將討論三種反應機制:協同反應(單步驟)concerted reaction,沒有「中間產物」的反應;非均勻斷裂反應heterolytic cleavage,有「離子中間產物」;均勻斷裂反應homolytic cleavage,有「自由基中間產物」。目的是要顯示如何利用「電子」推移來定義反應機制。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徐弘毅:

1.      化學反應,就是「反應物」轉換成「產物」,轉換過程可能會出現「中間產物」。影響化學反應是不是能有效率地進行,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客觀環境條件,誘使反應物變化的「試劑」。

2.      所以,要充分瞭解一個特定反應,必須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3.      一、已知「反應物」與「試劑」與「反應條件」,這樣的反應會產生什麼樣的「產物」?

4.      已經知道參與反應的分子有哪些,也知道化學反應進行的客觀條件是什麼,然後,要推測化學反應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分子(產物)。

5.      二、已知「反應物」與「產物」,什麼樣的「試劑」和「反應條件」有利於「反應物」與「產物」的轉換?

6.      已經知道一個反應,一開始參與反應的分子「反應物」,與最後產生的分子「產物」,但是要討論反應的過程,放什麼樣的「試劑」能誘使這個反應順利進行?加入什麼樣的「催化物」,還是增加「溫度」或「光」能讓反應順利進行?

7.      三、已知「產物」和一組「試劑」,「初始物質」會是什麼?

8.      已經知道一個反應的結果「產物」,和反應過程有什麼樣的誘因「試劑」,但是要思考,是什麼樣的「反應物質」造成這樣的結果。

9.      因為反應有可能經歷許多步驟,所以,有可能需要好幾次推論才能找到初始反應物。回溯反應物質的方法,稱為「逆合成分析」。

10.  化學家進行「逆合成分析」,有點像有經驗的廚師,透過仔細品嚐別的廚師做出來的菜餚,去猜測對方的調理步驟,想辦法做出一模一樣的菜色。

11.  化學家如果猜測出,造成這種「產物」的「反應路徑」,與路徑上的種種「中間產物」,和最初的「反應物」,那就可以合成一模一樣的化合物,這就是「有機合成」。

12.  四、反應轉換過程的「中間產物」(如果有的話)是什麼?「電子」怎麼轉移形成「產物」並完成反應?

13.  知道一個反應的「反應物」、「產物」、「試劑」和反應條件,還不能算完全瞭解一個化學反應。因為在多步驟反應中,反應的過程會產生1個或1個以上的「中間產物」,到底這些「中間產物」長得什麼樣子呢?

14.  因為「過渡狀態」結構最像能量接近它的「中間產物」,所以,瞭解「中間產物」也有助於推論「過渡狀態」的能量與構造。

15.  另外,「反應物」變成「中間產物」,「中間產物」變成最後「產物」,歷經的過程,有哪些「化學鍵」形成或斷裂?這可以從共價電子的移動看得出來。

16.  研究「反應物」轉換為「產物」時到底「電子」(或原子)是如何移動的知識,就是「反應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