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非均勻斷裂的能量變化 Energy Changes in Heterolytic Reaction

有機化學的基礎225

1.      非均勻斷裂大多發生在極性σ鍵上,舉例來說,有一個反應是「親電性試劑electrophile」與AB」極性鍵的分子交互作用。「親電性試劑」會比較喜歡與「AB」鍵上電子較多的一端交互作用:

 

2.      如果「B」是負電性更強的原子,那麼「親電性試劑」就會和「B」形成化學鍵。「A」和「B」是極性共價鍵,電子會朝向負電性更強的「原子B」移動。由於這個反應是「一對電子」一起移動(2個電子),所以用全箭頭來標示。

3.      因為「離子」是經由「非均勻斷裂」產生的,我們不能光用「鍵解離能」來計算「焓變化」,也必須要考慮到「形成」和「溶解」極性反應物和產物離子所需的能量。

4.      同樣的道理,正負相吸的關係,「親核性試劑nucleophile」會被極性「AB」鍵正極的一端吸引,並且「親核性試劑」能透過提供「電子」給帶「正電荷」的「A原子」,協助「AB」鍵非均勻斷裂。

5.      在「AB」斷裂時形成「NucA」鍵(Nuc親核性試劑),這時「AB」鍵的2個「電子」轉移到「B」,「2個電子」成對轉移,用全箭頭標示:

 

6.      就像「均勻斷裂反應」,「非均勻斷裂反應」可透過「試劑」的協助進行,不過造成反應的因素不一樣。

7.      「非均勻斷裂反應」能不能輕易地製造出「離子」,跟「溶劑」的「極性」有很大的關係,相反地,「均勻斷裂」產生「中性自由基」與「溶劑」的特性沒有太大的關係。

8.      在「非均勻斷裂反應」,「溶劑」離子提供相當的能量刺激「化學鍵」「非均勻斷裂」,不過「溶劑」提供的能量到底是多少難以測量,而且也因每種反應的情況而定。

9.      因此,要描述「非均勻斷裂」的「焓變化」,比描述「均勻斷裂」的「焓變化」困難。

10.  因為「非均勻斷裂」的「焓變化」難以描述,所以,我們通常用一種方法來預測「非均勻斷裂」的相對能量,這個方法就是透過比較一系列相似化合物,在「化學鍵」斷裂的同一個位置的情況。

11.  舉例來說,因為「三級碳陽離子」比「二級碳陽離子」穩定,要打斷「反應1」某個位置的「化學鍵」,比打斷「反應2」同一個位置的「化學鍵」,耗費的能量較少:

 

12.  同樣地,即使不知道特定的pKa值,我們也知道打斷「反應3」的「化學鍵」,需要耗費的能量比「反應4」小,因為「烯醇離子enolate anion」比「烷基離子alkyl anion」穩定。

 

13.  「中間產物」(以上例子是「碳陽離子」和「碳陰離子」)的穩定度大小的趨勢,能夠幫助我們判斷哪一個「非均勻斷裂」比較容易起反應的先後順序。

14.  如果我們只考慮「淨反應」(不管中間產物離子)的步驟,即使一個反應是「非均勻斷裂」,也可以用「鍵解離能」來計算反應的「焓變化」。

15.  舉例來說,即使「反應5」的進行過程曾一度產生「離子」,不過,只要把「反應物」和「產物」的「與斷裂有關的化學鍵」的鍵能相減,就可以計算出反應的熱含量。

 

16.  這個方法假設「溶劑」對「反應物」和「產物」的溶解能量類似,假如「試劑」是中性的、產生的離子是成對而類似的,這個假設就十分合理。

17.  總之,化學鍵的「形成」與「斷裂」同時發生的反應,比只有「化學鍵」斷裂的反應,更容易進行反應。

18.  因為要測量「化學鍵」強度很難,所以,即使知道反應過程一系列類似化合物的能量大小趨勢,也很難預測「非均勻斷裂」反應每個步驟的熱力單位(熱含量)是多少。相反地,「均勻斷裂」的熱力計算會比較容易些。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徐弘毅:

1.      「非均勻斷裂」大多發生在極性σ鍵上。

2.      二個鍵結原子的「負電性」強弱不同,它們各自對電子的吸引能力就不同。負電性比較強的原子,會把二原子提供的共價電子都吸引靠向自己那一邊,這造成「化學鍵」的「電子」分布不均勻,這就是「極性σ鍵」。

3.      「負電性」強的「原子」擁有密度較高的「電子雲」,「負電性弱」的鍵結「原子」外層「電子雲」較弱,相比之下就等於,1個原子帶「負電荷」,另一個原子帶「正電荷」。

4.      如果溶劑中有「親電性試劑」,就會吸引「極性鍵」上「帶負電荷的原子」靠過來鍵結。當「帶負電荷的原子」,把它與鍵結原子的共價電子,轉移給「親電性試劑」,就會造成化學鍵斷裂。

5.      因為極性鍵的電子分布本來就偏向一邊,所以,斷裂的時候,也就順理成章地分解出1個帶正電荷的原子「陽離子」,另一個帶負電荷「陰離子」。

6.      我們不能光用「鍵解離能」來計算分均勻斷裂的「焓變化」,因為鍵解離能只的是化學鍵「均勻斷裂」的能量,可是,「非均勻斷裂」不只是化學鍵自行斷裂流出的能量,也還有周遭溶劑離子拉扯的力量。

7.      所以「非均勻斷裂」的能量「焓變化」,包含了「極性共價鍵」斷裂,和「溶劑」與「反應物」形成「化學鍵」的能量,還可能包含斷裂之後「產物」溶解在「溶劑」保持穩定的能量。

8.      「非均勻斷裂反應」能不能輕易地製造出「離子」,跟「溶劑」的「極性」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溶劑中的「離子」拉扯化學鍵原子的力量,非常重要。

9.      雖然溶劑拉扯的力量「焓變化」不太容易測量,但是,透過比較一系列相似化合物,在「化學鍵」斷裂的同一個位置的情況,可以推測不同反應的「焓變化」彼此的大小關係。

10.  舉例來說,有二種反應解離之後各自產生「三級碳陽離子」和「二級碳陽離子」,因為「三級碳陽離子」比「二級碳陽離子」穩定,所以,解離出「三級碳陽離子」的反應,耗費的能量(焓變化)較少。

11.  雖然我們不太能夠計算「反應物」變成「中間產物離子」的焓變化,或「中間產物離子」變成「最後產物」的焓變化,但是,如果我們只考慮結果「反應物」變成「產物」的能量差,不管中間產物的步驟,那麼,「非均勻斷裂」反應,也可以用「鍵解離能」來計算反應的「焓變化」。

12.  只要把「反應物」和「產物」的「與斷裂有關的化學鍵」的鍵能相減,就可以計算出反應的熱含量變化。為什麼可以這樣?

13.  因為假如「試劑」是中性的,陽離子跟陰離子的數量一樣,那麼,溶劑離子拉斷「反應物」化學鍵,跟推某個離子與「中間產物」鍵結的力量,應該是方向相反,而強度差不多,可以互相抵銷,不用計算進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