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兩大學系統 百年樹人縮影

【楊泰興 工商時報2010.03.01摘要】「寧為焚毀,不願銹壞。」是首創台灣西式大學教育的馬偕牧師流傳下來的話;這句話正象徵著台灣高等教育史的兩大傳統之一的教會系統內涵;這個系統以「全人教育」為特色;另一系統則是以台大為首的公立大學系統,以學術研究為主。


台灣的西式大學教育一切要從馬偕談起, 2009年大學指考放榜,一間新設的學院醫科:馬偕醫學院醫科,竟一舉成為全國12間醫科分數排名第6高;馬偕精神喜獲一批新蛇杖傳人來承繼的同時,另一間真正承繼馬偕創立的「牛津學堂」香火,也是全台灣最古老的大學「真理大學」,卻正由新校長吳銘達帶領著積極迎向艱鉅的新局。


這所全台最有歷史的大學,可追溯到清光緒8年(1882年)馬偕博士創立的「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該名是為感激家鄉英國牛津郡父老慷慨捐錢建成而命名,紅磚砌成的主建築屹立於校內「砲台埔」池畔也已經128年了。在此,台灣子弟首度有機會透過教育學習到西方的數理、天文、自然、科學


校園中百年建築處處,小白宮、姑娘樓、牧師樓各有特色;校園放眼淨是青蔥,真理教堂前,群鴿飛舞、覓食。有此美景,是因當年曾就讀普林斯頓大學的馬偕博士,一心要複製美好的求學經驗給學生,特別選定淡水設校,盼藉此薰陶學子們的性靈與鍛鍊其信仰。


淡水暮色的宏闊視野,更可開闊他們胸襟,並厚植這些傳人愛鄉的情懷。吳銘達指出,重視「情境教育」的傳統歷百年至今依舊保持,校方為維護這些古蹟也不遺餘力,絕美的校園,更成為前2年熱門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重要場景。


而歷史的「牛津學堂」卻曾一度停辦,在1965年以「淡水工商專校」(淡專)身份在原址復校;在教育資源貧乏的民國50年代,由於延攬許多名師任教,被譽為「三專中的台大」,而與日本人在1928年創立的台大,互為雙璧。


回到一甲子前的1949年,國府踉蹌撤退來台,為爭奪文化的正統性,展開了「搶運學人計畫」,但中研院僅有傅斯年領導的史語所完整撤至台灣,院士來台不及1;之後,傅斯年更出任台大校長,扭轉日本因應南進殖民需要的大學務實特色,一舉奠定了以「研究優先」的公立大學風格。


在此後的30年,公立大學與教會大學共同承擔著培養台灣青年中堅的使命,年輕人為能擠進大學窄門而孜孜不倦,重考兩三年在所不惜,但這一切在1994年改變了。綑綁私校興學數十年的大學法終於鬆綁,各大財團紛紛砸大錢成立新校,而「淡專」也順勢升格為學院,進而蛻變為今日的真理大學,過程中設立麻豆分校,但也埋下了危機種子。


大學評鑑是一連串變局的開始,2007年,大學評鑑委員會在平安夜送來不平安的消息,真理在評鑑當中受到嚴重打擊,過半系所評鑑未過關,葉能哲前校長為此下台,學校引以為豪的優點反成致命傷。重視「全人」的傳統,被認為排擠專業課程;有歷史感的教室也被認為過於陳舊,列為缺失


學校報到率開始下滑,經營更形艱困。本著教徒奉獻的使命感,吳銘達接任校長後強調,「根本精神」該堅持的將繼續堅持,而該變革的也不會遲疑,全國首創的台文系將從麻豆分校遷回淡水,但絕不會廢系;師法哈佛的「博雅教育」也會繼續下去,不會因評鑑而自亂腳步,抹滅真理的特色。但學校也會更加務實地貼近社會跟專業的需求。


由真理看台灣百年來的大學,與台大相比,這兩所古老的國立、私立大學正映射出台灣高等教育的2個面向,一端是菁英,另一端卻是庶民,國立大學的學生大都為中上階級子弟,卻享受了最多的資源、最低的學費、最耀眼的光環


同時擔任過國立、私立大學校長的李家同對此表示:「他最不能容忍的是教育當局,還是認為這些大學招生狀況不良都是『學校沒辦好』這樣的說法,徹底抹煞校方的努力。」 高等教育學校價值單一化,一切以「學術成就」為準;但這對台灣教育的下一個百年的影響,良劣卻還在未定之天。


 


1911年,在民國肇興的前夕,台灣雖無巨變,卻埋下文化新生的種子;是年春天,大儒梁啟超受霧峰林家的當家林獻堂邀請訪台。雖然僅僅2周,卻改變台灣歷史,途中,他針對了台灣的教育,筆鋒充滿同情地寫下「公學校」這首詩,詩中有這樣句子。


「此間有良校,貴人育其英,島民賤不齒,安得抗顏行」,「貴人豢我輩,本以服使命」。所謂「貴人」即指日人,說明台、日人教育的差別待遇,台人受教只因要服務日人(本以服使命),卻不得反抗(安得抗顏行)。梁氏的批判深刻地影響少壯富紳林獻堂,竟造就了台灣新文化運動。


為培育足以與日人抗衡的台籍菁英,林獻堂理解到教育上必須有台人自己的學校,1915年他與辜顯榮等仕紳推動下,創立了臺灣私立臺中中學校,吸收全台青年菁英薈萃一堂,這也是各級學校中,唯一由台人自創的子弟學校,也可以說是最富自我獨立意識的學校。


這樣的精神自創校來一直扎根、漫佈於這間學校,不走激烈對抗,卻「君子和而不同」、走自己的路,也是中一中培育出來青年的一大特色。例如,在省聯招時代,中一中分數一直遠高於嘉中跟南一中,但考到醫科人數卻不如這2校,原因是中一中學子有許多依個人興趣選填志願,而非從俗讀醫。


即便念了醫科也有勇氣選擇不一樣的路,這包括台大畢業後走向作家之路的王溢嘉,以及中途轉行、以台語教微積分著名的數學教授楊維哲。東華大學民族學院院長施正鋒,也自豪地表示:「所經歷的所有學校,唯一感到光榮的是讀台中一中」,因為,這裡是培養台灣人意識的所在,更有著自由學風;李敖,也在這裡度過慘綠青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