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兼具專業與風格 指揮家難當

【朱宗慶 中國時報2010.03.19 摘要】 我在維也納念書時,有一個學醫的室友曾問我:「指揮有什麼好學的?」他對於指揮這項專業頗有疑惑,認為指揮不用演、不用唱,只是雙手比劃比劃,無須耗費時間學習。


    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其實,指揮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橫跨各個音樂領域,他必須有1敏銳出色的聽覺、2節奏感、3讀譜能力、及4鋼琴彈奏能力。著名指揮家卡拉揚早先就是一名傑出的鋼琴家,他的讀譜能力及記憶力驚人,習慣默記樂譜,閉著眼睛指揮,成為他的特色。


而曾在1990年世足賽指揮過世界三大男高音,造成轟動的指揮家祖賓.梅塔也是先學習小提琴、鋼琴及作曲,爾後才轉習藝指揮。除了音樂技藝,指揮還必須5熟稔音樂理論,6通曉作曲,7掌握各個時代作品的風格及精髓,8並予詮釋或再創造。如果指揮的是歌劇作品,9還必須學習各種語言,以充分掌握歌詞意境。


    此外,10指揮要有正確的判斷力,曾率領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來台演出的指揮家小澤征爾,對速度的精準掌握非常有名。有次他參加一場演出,主辦單位刻意安排錯誤的樂譜想考驗他,然而他堅信自己的判斷,向在場的專業權威人士指出錯誤。有正確判斷力且無懼權威,勇於指正,也是一流的指揮家該具備的特質。


    身為樂團領導者的指揮,他必須駕馭整個樂團,包括管樂、絃樂、打擊樂三大種類、不同聲部的樂器,同時掌控至多超過百名以上的演奏者。他是聲音的調配者,當大家同時在演奏時,就如同調味的廚師,既要保留各種樂器、聲部的細膩度,又要維持合奏時的和諧音色及層次,並演繹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他也肩負樂團表現的成敗,11對於樂團及個人藝術專業的精進,必須永不停止地追求。譬如卡拉揚,帶領柏林愛樂長達34年,錄製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唱片,將柏林愛樂的聲勢推升至巔峰,也奠定了大師地位。


    在歐美,「指揮」的專業威信很早就建立了,並被賦予崇高的社會地位,但同時,他們也以更嚴格的標準及淘汰機制檢驗職務擔任者的能力。一旦指揮被認定無法勝任或無法與樂團融洽相處,團員自主投票更換指揮是常有的事。


由於指揮所面對的是音樂家們,他也處理「人」的問題,必須以專業折服這些音樂家,12以卓越的統御及社交能力帶領樂團,與團員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換句話說,既要會做事,也要會做(帶)人!


    創作過音樂劇《西城故事》的指揮大師伯恩斯坦,在與樂團的關係經營上就有獨到之處。他與紐約愛樂合作11年,馴服這個外界評為難以駕馭的樂團,帶領他們締造成就非凡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伯恩斯坦退休後將重心移到歐洲,合作的對象是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維也納愛樂演奏水準一流卻也自視頗高,經常會考驗跟他們合作的對象的能耐。無疑地,伯恩斯坦以才氣縱橫的專業折服了樂團,建立起惺惺相惜的情誼。


    不同的指揮有各異的人格特質和領導風格,當然,對於同一套樂譜也會有各自獨特的領會和詮釋,並隨經驗、見識、年紀的增長,進入不同的心境時,會為曲子添上不同層次的色彩,帶給觀眾新的感受。奧地利國寶指揮家卡爾.貝姆就是如此。


貝姆成名甚早,經常指揮莫札特、華格納、理查.史特勞斯的作品,隨著年事漸高,指揮節奏也逐漸放慢,更細膩地講究每一個章節段落的演繹,使之更飽含情感,座無虛席的觀眾,都是為了聆聽他回韻無窮的莫札特而來。


    這些指揮家以專業及個人風格,帶領樂團不斷自我超越,並以各有巧妙卻同樣迷人的翩翩風采,為後世樹立美好的典範,至今回想起來,仍令人無限神往!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