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從「大師文化」到「大老文化」

【陳世樂 中國時報2010.05.04摘要】 近來學界發生了一些與「錢」有關的爭議事件:教授侵吞研究經費、五年五佰億計畫經費報支浮濫、大學爭取彈性薪資吸引人才。筆者認為還有更深層的因素,值得深思。


    深層的因素是,國內學界這二、三十年來產生了典範轉移:從「大師文化」轉移至「大老文化」。大師-致力於學術精神的開拓,提供後輩與學生追求的風範。大老,則致力於學術資源的爭取,汲汲於各種量化指標的提昇。


大師-一言九鼎,憑藉的是獨到的見解與對學術原則的堅持。大老喊水結凍,靠的是掌握與分配資源的權力。


    筆者剛上清大動機系時,國文課上討論著金耀基教授的「大學之理念」。課堂外,系上師長談論著像孫如意、梅貽琦等人的故事。他們也許論文不多、經費拮据,但或在研究上、或在教學上、或在服務上,在校園內留下了「風範」,讓年輕師長與莘莘學子們心嚮往之


人格養成,最重身教與潛移默化,需要值得學習的榜樣。就是這些校園大師,讓大學之所以卓越。


    十幾年後,取代的是大老,上百篇論文、幾百幾千萬的研究經費、龐大研究團隊。還有,就像戰功彪炳的將領需要用滿胸的勳章來彰顯,學術大老通常囊括了各式頭銜與榮譽獎項。學術氛圍告訴我們:這就是你們學習的榜樣!老師再告訴研究生(未來的老師):成功就是要走這樣的路!


    這樣學術價值觀轉變,反映在重研究、輕教學、品格教育的失落等。研究經費之不當運用,也是其一。由於研究經費多寡被視為教授績效之一,因此不論是否真的需要,經費之爭取愈多愈好,埋下了不當運用的種子。再加上資深教授會傳授訣竅,年輕教授就有樣學樣。


    量化評鑑之風行,也是典範轉移後的必然結果。大學之所以卓越,在於各項指標之突出。於是,高指標之人才成為各方爭取的目標。挖到一位大老,學校可以少奮鬥好幾年。只是,一些人才(尤其是非本土之國際人才)的淘金心態卻少被討論。


   大老也值得敬佩。只不過,從政策面到執行面,從高層到基層,學術圈已不站在逝去的典範那邊。有值得追尋的典範?      (作者為中正大學機械系教授)


李鈞震:


1、 大師,1一定有品質超高的學術論文(不一定量多),2不然就是學術著作成為歷史經典,3或者培育出傑出且震驚世界的學者,4再不然就是對於經典能夠身體力行,並且因此成為學生的楷模。


2、 做不到以上四點的其中之一,一定不是大師,可能只是欺世盜名之徒。


3、 遇不到大師,就要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大師。


4、 不論什麼學術領域,要成為大師,一定必須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並重,才會身心平衡、思慮周密、具備邏輯推理能力。


5、 基本的品德,要能守信用、說到做到、維護社會正義。


6、 基本的智慧,要能精通雙專業知識。


7、 基本的體育,要能精通二種以上的運動技能。


8、 基本的美育,要具備二種以上的藝術表演才華。


9、 基本的群育,要長期參與公益、環保、人權組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