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政策有問題 執行力也不足

【摘要5.17.2010自由鄒景雯】馬英九總統就職將滿兩週年,這兩年的施政成績單應如何打分數? 中研院院士、前經建會主委、金管會主委胡勝正受訪時直言,馬政府的許多政策在方向上很有問題,執行力與各部會協調也不足


問:您在民進黨政府時代長期參與財經政策的擬定,您對馬總統等人最近經常掛在口邊「失落的八年」有何看法?


胡勝正:「失落的八年」在我看來是選舉的口水,只有自我感覺良好,其他沒有什麼好回應的。事實上,民進黨在執政期間為國家做了許多打基礎的工作,這些或許不會馬上看到成效,但對國家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忙。


民進黨上台之初,「經濟學人」說台灣將會遇到茶壺裡的風暴,也就是金融風暴。基本上這是199697年的金融風暴,後來發生九二一地震,使得我們的金融體制受到相當傷害。


1996年金融風暴,對台灣的影響並不若韓國這麼直接,但政府沒有記取教訓,有些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卻做了,致使2000年民進黨政府剛上來馬上就面臨這個茶壺裡的風暴。


第二年,我們又有網路泡沫的衝擊,所以連兩年都在處理這些問題。2003SARS也嚴重打擊內需,不過三年起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連續五年,我們的經濟成長率每年都比韓國高2008年首季也優於韓國。


反觀馬政府,上來碰到金融海嘯,許多媒體如「經濟學人」與研究機構「GLOBAL INSIGHT」認為台灣最安全,因為我們在過去八年整頓了金融、打銷了呆帳、提升了資本適足率,我們把一些「殭屍銀行」都接管了,所以當我們進入金融海嘯時,金融體系非常健全。


馬政府也承認,說我們很健全。至於韓國,繼冰島、杜拜後,有人說韓國會不會是第三個宣布破產的?但是他們積極調整政策,一年後,他們經濟正成長,我們卻是1.87,這是史上經濟成長率最差的紀錄。


在金融體系健全的情況下,我們還受到這麼大的傷害,馬政府在處理金融風暴的過程中是否做對了政策?這是可以公評的。


此外,民進黨執政時期是朝小野大,其為了擬訂經濟政策,召開了國發會,以凝聚全國共識,因此後來提出的藍圖涵蓋了各方意見。


相較之下,現在推ECFA,有別於前朝的謙卑執政,確實令人覺得傲慢,儘管有那麼大的反對聲音,馬政府仍然堅持六月就要簽,這也可以看出兩個政府在處理經濟政策上的手段與方法非常不一樣。


如果說民進黨有做得不夠的,國民黨也要負很大的責任,我舉兩個例子就好,「二代健保」是民進黨規劃的,法案在2005年送到立院;軍教課稅也在那時送到了立院,卻都在程委會被國民黨擋住,連討論機會都不給。現在這些法案卻成為馬政府拯救健保與賦稅公平的重要議題,這不是「共業」嗎?


問:但是馬政府說過去八年民進黨「鎖國」,因此造成台灣逐步邊緣化?


胡:經濟的開放,是以其貿易的總值來對GDP的比例,二千年時才90%,到了2007年是120%,所以是相當的成長;在對外投資方面,政府積極鼓勵廠商到東南亞、到歐洲去,台灣是越南的最大外人投資者,是馬來西亞、泰國第三大投資者,在印尼與菲律賓是第六,進展可見。


我們在歐洲也有相當開拓:Acer是歐洲最大的筆電品牌,鴻海在東歐有幾個製造基地,因此假如是「鎖國」,我們的貿易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成長


即使對中國,我們也沒有封閉,而是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先不管中國是不是我們的敵人,它在經濟上還不是穩定的狀況,我們總要做一些預防。更早以前,當美,日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時,大家也在討論如何風險控管。


中國現在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但是必須在全球布局上定位中國應該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依賴中國。其實許多國民黨的官員也擔心,逾四成的出口到中國所衍生的風險問題,但是政府現在好像只有一味向前走,卻很少聽到如何風險控管。


問:馬總統說自從他採取開放政策後,鮭魚、鯨豚都回來了,這是過去做不到的,你怎麼看?


胡:我們在中國的投資,已佔我們對外投資的70%,這個風險不能視而不見。


至於鮭魚回來,馬政府的策略值得商榷,「錢回來」不表示會在台灣投資,對我們的工廠做資本支出;在國內沒有實質投資機會的情況下,鮭魚返鄉的錢,就變成「熱錢」去投資房地產、炒股,反而造成股市波動,豪宅價格飆漲,與經濟泡沫化的危機。


我們國內並不是沒有資金,而是政府沒有找出可以讓人投資的機會,陳冲最近講「利率低」是我們最大的風險,這些熱錢進來,就是壓低我們的利率,增加我們風險的重要因素


問:朱立倫最近也特地出來召開記者會,對兩黨政府的政策做了比較批判,您有何評價?


胡:民進黨政府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最大的貢獻是建立了社會福利照護體系,八年任內推動了國民年金、勞保年金化、勞退新制,失業保險,全面建構社會安全法規的完備,這些都保護了所謂的庶民、基層的勞工,讓他們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


我們現在的問題不在經濟成長率的高低,而在經濟的成長由誰來分享?20%的人享受80%的好處,還是全體人民共享?社會福利照護體系的建立,確保了中低階層的勞工也能適當獲得經濟成長的成果。


現在馬政府規劃的「長期照護體系」在方向上也有問題,長期照護的問題在於本勞太貴,大家用外勞,品質因而大幅下降,最近雇主要印尼勞工吃豬肉的事件,或外勞廿四小時住在家裡也不時有糾紛,對需要照顧的人其實是很大的傷害。


現在政府先建立保險,保險只是先把錢放進去,在制度未建立前這是浪費,應該先趕快建立制度,讓價格能夠適當的下降,然後再建立保險,現在完全是相反的方向,錢先進去後要再改,就很難了。


民進黨時,在北縣、嘉義都有實驗的計畫,目的在尋找何種制度最適合人民的需要,這個制度需要按部就班建立,民進黨是以十年為期規劃照護體系,「長照保險」就可水到渠成,而不是現在急就章的方式。


民進黨八年也把重點放在如何建立競爭力,強化產業整合能力,完備產業價值鏈。現在台灣有最好的ICT產業價值鏈,所以當APPLE第一個iPhone出來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台灣,紐約時報有篇報導指出,iPhone是在美國設計、台灣製造、中國組裝,台灣的地位在此充分的顯示出來。


當下游過去,上游也會想過去,從廠商觀點思考的是節省成本。馬政府說大陸製造、台灣營運,但是如果「市場與製造」全都在大陸,營運中心就不可能在台灣,遲早一定搬到上海、廣州去。


試想,你如果是一家公司的老闆,當你的製造九成在中國時,你的營運中心會設在哪裡?唯有製造放在全世界,在東歐、東南亞、中國、美洲都是製造基地的時候,營運中心才有可能穩固的建立在台灣。所以一定要相當的分散,同時關鍵的零組件,政府也需要有適當的管制措施


胡:吳內閣上台時提出「庶民經濟」,這個方向我是認同的,但是在實際作為上,就如蔡主席說的,似乎流於短視近利,誰有抱怨就趕快去處理,反而沒有對國家未來長遠的發展有一個什麼樣的規劃,好像只有靠ECFA就夠。


但是若競爭力不夠,ECFA能給台灣的經濟帶來什麼長期的利益?這就好像高鐵,大家以為設站可以有多大的發展,但是對於沒有競爭力的城市其實是加速它的衰退,因此要從ECFA獲利,必須以競爭力做為支撐。


同時,ECFA最重要的是在分配,現在的情況是幾個大企業的老闆得到很大的好處,高階的經理人機會增加,但是其他的人則會面臨更大的競爭,政府有沒有對這些中階勞工、中小企業、傳統產業提出可行的協助方案與承諾?


雖然他們有講,但大家至今卻還沒有看到具體的內容。


最近希臘的財政危機,也提醒政府要注重財政紀律的重要,民進黨政府花了八年終於達到財政平衡。金融危機期間,政府以鉅額赤字振興經濟,雖可以理解,但希臘等國的經驗顯示,長期依賴赤字振興經濟,是相當危險的。


李鈞震:


1.     台灣政府如果要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可是,台灣的金融人才並不是國際一流的,那麼,無論政府的企畫案多麼完美,砸下多少金錢,台灣絕對不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只有可能成為冰島第二。


2.     政府如果想成立亞太營運中心或航運中心,但是台灣沒有這方面國際頂尖的人才,那不管計畫多麼細膩,投資多少資本,結果一定是曇花一現。


3.     全世界最頂尖的生物技術人才如果在台灣,台灣一定是國際生物技術中心,這是鐵律;全世界最頂尖的晶圓製造工程師如果都在台灣,台灣一定是國際晶圓製造中心。


4.     全世界最會製造電腦病毒的人才,如果都在台灣,台灣一定是電腦病毒製造中心。這是鐵律,也是常識。


5.     台灣必須要有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成立所謂的XX中心,沒有人才,就會有「幻想中心」出現


6.     要有一流的人才,首先就必須要有一流的大學;要有一流的大學就一定要先擴大教育投資,聘請國際級的大師在台灣授課,大量的淘汰不適任的教授。


7.     台灣如果要有一流的人才,那麼各級學校用的教材、教科書,就一定必須要是一流的;但是要達成這個目的只有一個可能,中研院的院士親自幫各級學校的各個學科寫教科書


8.     如果連中研院的院士都寫不出教科書,台灣沒有好的教材,教育品質一定差,人才一定被埋沒。


9.     台灣要發展文創產業、藝術產業、運動產業……,各種創新的產業,一定要有人才為基礎,一流的人才才能夠創造出一流的產業,才會有足夠的國際競爭力。胡勝正是不是一流的人才?


10.  李遠哲回到台灣這麼久了,創造什麼新的產業出來?教出幾個師鐸獎得主?李遠哲的學生當中,誰有資格擔任台灣社會五育均衡的典範?李遠哲會不會寫小一的教科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