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無種子seedless的維管束植物


生物學的歷史103


1.     雖然大部分的苔類生活在陸地,但是它們不能算是完全陸生的,因為它們必須生活在潮濕、高度保護性的環境裡。


2.     相反地,維管束植物演化出適應陸地環境的特徵,讓它們能夠侵入所有的陸地環境,其中有許多是非常嚴苛的生存環境。


3.     在各種適應陸地的特徵中,最重要的就是維管束組織。第一批維管束植物就是無子植物


4.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屬於「庫氏裸蕨Cooksonia」,它們大約生活在4.2年到3.4億年前,保存在化石紀錄中。下圖是庫氏裸蕨。


5.     「庫氏裸蕨Cooksonia」是體型小、構造簡單的植物,缺乏根與葉。它沒有葉子點綴的莖,看起來像Y字型分岔的東西,一個主幹分岔再分岔,每個枝幹每次分岔都是分成2個相等的分枝。


6.     「庫氏裸蕨」的孢子囊在莖的頂端,孢子世代是生命周期的優勢階段。


7.     「庫氏裸蕨」每個莖的末端有上皮組織cuticle,會製造孢子,構造類似維管束植物,有些「庫氏裸蕨」的莖有管胞/假導管tracheid


8.     假導管是這種植物最重要的演化革新,原因有二:1.假導管讓水和養分可以從植物的某個地方傳輸到另一個地方。2.假導管厚實的細胞壁支撐植物抵抗地心引力往下的拉力。


9.     化石紀錄中其他種類的維管束植物都是小型植物,分枝構造簡單,沒有葉子。有些無種子的維管束植物,假導管在莖的中心形成一個簡單的維管束系統。下圖是庫氏裸蕨的化石


10.  有一種古老的維管束植物「松葉蕨門/裸蕨植物門Psilophyta,還有一些成員活到現在。現今所見的「松葉蕨」,跟它們古老的祖先一樣,分枝構造簡單,缺少根和葉。(它們有分岔的地底莖與假根)下圖是松葉蕨。


11.  維管束植物在泥盆紀開始種類變多(泥盆紀4.08~3.6億年前)。某些維管束植物成功轉變為適應陸地生活的時期,大約是希留亞紀晚期到泥盆紀早期。這些植物大多非常小(高度低於50公分),必須生活在濕潤的棲息地。


12.  但是在泥盆紀晚期,維管束植物的種類變多,出現像樹林植物社群,有些植物高達9公尺。這些植物顯現出許多適應陸地的特徵,包括維管束組織增加(木質部和韌皮部都增加)真正的葉子也發展出來了。


(翻譯編寫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的《Biology-An Exploration of Life生物學》)


徐弘毅:


1.     「苔類,只能生存在潮濕、高度保護性的環境。維管束植物演化出適應陸地環境的特徵,最重要的就是維管束組織。」


2.     由於維管束植物,除了濕潤的環境外,也能適應比較乾燥的環境,所以,數億年來,苔類與維管束植物,物種之間激烈競爭的結果,維管束植物成為最優勢的陸地植物。


3.     「第一批維管束植物就是無子植物。」種子的功能,儲存養分、耐熱、耐水,藉助風力、動物傳遞,是更複雜精密的繁殖系統。


4.     愈複雜的系統,需要愈多的水分、養分與器官組織,剛誕生的維管束植物,維管束的組織還十分粗糙,無法因應製造種子的需要。


5.     「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屬於庫氏裸蕨Cooksonia,它們大約生活在4.2年到3.4億年前,保存在化石紀錄中。」


6.     如果這個記錄接近維管束植物在地球誕生的時間點,那麼,在4.2年到3.4億年前,地球自然環境可能產生巨大改變,逼使部分綠藻突變成「維管束植物」,並使突變出來的「維管束植物」,有強大的競爭優勢,逐漸繁衍成龐大的族群。


7.     依據維管束植物維管束組織的功能推測,在4.2年到3.4億年前,地球環境可能的巨大改變是,1.空氣中的濕氣下降1.溫度下降,海水結冰,使海平面下降出現陸地3.陸地變得愈來愈乾燥


8.     「庫氏裸蕨體型小、構造簡單,缺乏根與葉。莖呈現Y字型分岔。」這樣的型態很像從藻類構造變形而來。綠藻沒有根,只是有類似固定器的組織鉤住地面,庫氏裸厥也缺乏「根」。


9.     因為在水中充滿浮力,不需要支撐身體,所以綠藻的構造是扁平的葉狀體、或長條的絲狀體,但是庫氏裸蕨在陸地生活,沒有水的浮力協助支撐身體重量,所以必須演化出有支撐作用的莖,有點像硬化處理過的絲藻。


10.  絲藻繁衍的時候,無性生殖的遊走孢子會游泳到絲藻末端,依附在那裡繼續生長;陸上植物沒有水,如果要進行類似無性生殖的細胞分裂,只能直接在莖的頂端生長,也就是在原本的莖旁邊,再長出一條莖,因此呈現Y字型分岔。


11.  庫氏裸蕨孢子囊在莖的頂端,莖的末端有上皮組織cuticle,會製造孢子,孢子世代是生命周期的優勢階段。」苔蘚的生命周期的優勢階段也是孢子世代,苔蘚的孢子囊也在頂端。這似乎是早期陸地植物的共通性。


12.  孢子囊必須在頂端的原因是,在陸地,孢子不能利用水的浮力游泳到新的棲地,但是可以利用地心引力與風力,飄散到新的棲息地發芽生長。


13.  有些「庫氏裸蕨」的莖有管胞/假導管tracheid。假導管是這種植物最重要的演化革新,原因有二:1.假導管讓水和養分可以從植物的某個地方傳輸到另一個地方。2.假導管厚實的細胞壁支撐植物抵抗地心引力往下的拉力。


14.  「庫氏裸蕨」的體型很小,應該是受限於假導管的運輸能力與支撐力


15.  「維管束植物在泥盆紀開始種類變多(泥盆紀4.08~3.6億年前)。某些維管束植物成功轉變為適應陸地生活的時期,大約是希留亞紀晚期到泥盆紀早期。這些植物大多非常小(高度低於50公分),必須生活在濕潤的棲息地。」


16.  但是,隨著陸地上的無種子維管束植物繁衍得愈來愈多,物種之間的競爭也就愈來愈激烈,生存壓力將迫使無種子維管束植物突變成更有運輸能力、更有支撐力、體型更大、組織器官分化得更細膩的物種。


17.  「在泥盆紀晚期,維管束植物的種類變多,出現像樹林植物社群,有些植物高達9公尺。這些植物顯現出許多適應陸地的特徵,包括維管束組織增加(木質部和韌皮部都增加)真正的葉子也發展出來了。」


圖片來源:


http://www.shef.ac.uk/aps/apsrtp/fletcher-ben/


http://www.emc.maricopa.edu/faculty/farabee/biobk/BioBookPaleo3.html


http://www.thaigoodview.com/library/contest2551/science04/17/2/ThaiGoodView/psilophyta.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