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的歷史105
徐弘毅:
1. 「羊齒有健全的維管束系統和真正的根、莖、葉。它們的葉子跟石松或木賊的小型針葉截然不同,羊齒的葉子大而扁平,有大量分枝的維管束系統。」
2. 羊齒比石松或木賊更有競爭力的特徵:1.葉面蒸發作用的拉扯,使羊齒吸收更多地底的水分。2.維管束運輸水分與養分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使羊齒能進行更多組織分化、種新陳代謝反應。3.更大面積的葉子,使羊齒行更多光合作用
3. 「羊齒最先出現在泥盆紀Devonian,後來在石炭紀Carboniferous漸漸興盛,數量繁多。」
4. 羊齒的能力對演化的影響:1.維管束具備的吸收水分與蒸發水分系統,使陸地的水分在上億年的歷史中逐漸減少,也就是陸地變乾燥;
5. 2.更大面積的葉子會遮蔽掉陽光,使得羊齒葉子底下的空間生存環境變得嚴苛,其他植物必須1.增加高度競爭陽光,這將發展出森林系統,或2.保持體型很小的狀態,這樣就不需要太多的陽光,這是苔蘚類植物的求生方式,或者3.用寄生等其他方法來取得養分。
6. 3.更多的光合作用會釋放出更多的氧氣,造成自然環境的氧氣愈來愈多。4.更多光合作用,加上維管束系統,將使植物體可以製造更多的醣類儲存。
7. 環境中的氧氣與植物體儲存的醣類,也創造新誕生的物種「動物」的生存條件;泥盆紀誕生的動物有昆蟲、兩棲類……。泥盆紀的時間約為4億年前到3.6億年前。
8. 「長出大葉子的羊齒植物是在雙倍體孢子囊階段。」「在羊齒的生命週期中,多細胞單倍體階段(配子體)時間短很多,孢子體階段是主要生命型態。」這顯示出,植物配子體階段愈來愈短,孢子體階段愈來愈長的演化趨勢。
9. 「一般認為,大片的葉子是從分枝網狀的莖演化而成的,縱橫交錯莖枝間的空隙後來被組織填滿,於是形成了扁平的葉子。」作者認為羊齒的葉子,很可能是從最早的維管束植物「庫氏裸蕨」的莖演化出來的;
10. 依此類推,羊齒的維管束很可能是從「庫氏裸蕨」的「管胞/假導管」演化出來的。羊齒的葉子上的「孢子囊」,很可能是從「庫氏裸蕨」的莖頂部會製造孢子的「上皮組織」演化而來。
11. 羊齒與早期無種子植物「庫氏裸蕨」的共同特徵,「一般認為,無種子植物的生命週期循環十分類似羊齒,具備體型很小、無維管束的配子體、有鞭毛的精子,生命的主要型態是孢子體。」
12. 羊齒與苔蘚類植物則有很大的差異,1. 羊齒的生命週期主要型態是孢子體,苔蘚類的生命主要型態是「配子體」。2.羊齒,由獨立生存的「配子體」與「孢子體」輪流世代交替,苔蘚的世代交替,孢子體寄生在配子體上頭,沒有分割。
13. 以物競天擇的角度來看,為了減少被天災與其他物種傷害而死亡危險,精卵結合的時間愈短愈好、精卵結合的時候愈隱密愈安全。
14. 所以,羊齒吸收養分的「孢子體」很大,但是製造精卵的「配子體」很小,而且獨立分割成很小的配子體,不容易引起掠食者的注意。
15. 苔蘚類的主要階段是「配子體」,應該是因為,植物體趕在製造精卵之前大量吸收養分與能量,絲藻的生命週期型態也是如此。
16. 而羊齒把吸收養分與能量的時間,提前到「孢子體」階段,並且透過製造大量的大量的孢子提升後代的數量。
17. 苔蘚的世代交替,孢子體寄生在配子體上頭,這跟絲藻每一個細胞有性生殖的接合子或無性生殖的遊走孢子,直接朝植物體末端接上生長類似。
18. 苔蘚殘存絲藻的繁殖型態的遺跡;這有可能是1.因為彼此的物種同源,但也有可能只是2.環境天擇促使物種具備類似的特徵。
19. 舉例來說,而羊齒與苔蘚二者之間也有類似的地方,它們都生活在潮濕有水的地方。
20. 「羊齒的『無維管束配子體』只能生活在潮濕的地方;因為無維管束配子體的精子是有鞭毛的,必須在潮濕有水分的環境才能游到雌性器官裡的卵細胞……,以上這些限制因素,讓羊齒只能在充滿水分的地方生長。」
21. 充滿水分應該是早期地球的自然生態特徵,因此,所有的植物的繁殖都善用環境的水資源,但是,如果陸地的環境變得愈來愈乾燥,那麼,適應潮濕環境的特徵,就成為一種限制因素。
重新編輯的圖片來源:
http://www.plantcare.com/encyclopedia/list.aspx?letter=G
http://www.thaigoodview.com/library/contest2551/science04/17/2/ThaiGoodView/psilophyta.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