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比較指數與乘法的差別:拼盤與上菜

數學啟迪4


1.         比較「指數」與「乘法」的差別。最基本的乘法是2個數字相乘,例如,4×9意思是,數值49倍,這是說明「數值」與「倍數」的關係。4本身沒有規則變化,9也沒有規則變化,這二個數字都是任意的


注:西方文法,習慣主詞、主體放在前面,受體或形容詞擺第二。


2.      舉例來說,如果大廚徒弟要做4種菜色組成的拼盤,不用按順序,只要放滿4種菜色就可以了:作9份,做好的拼盤擺滿9桌,不計順序。大廚的要求用數學來表示,就是「4×9」。


注:4是強調拼盤4等分,照數學上的意義,「4」可以3種小菜一樣,1種小菜不一樣,也可以2種小菜菜色一樣,2種不一樣,或者全部都一樣,只要填滿4等份的拼盤就可以了。不過,按照辦桌常識,「4」應該是4種不一樣的小菜,不然,就太寒酸了。


3.      如果大廚要做比平常多一倍份量的雙拼,做9盤,然後帶領徒弟上菜,大廚自己與徒弟各拿3盤雙拼,大廚親自為前面3個主桌上菜,2名徒弟也各自對負責的3桌上菜;以上這個情形用數學表達,就是2²×3²」。


4.      雙拼菜色是「2²」,那就是,二種菜色是底數「2」,菜量按照菜色數目加倍(×2),就是指數「²」次方。


5.      上菜的時候,大廚、二名徒弟各負責3桌,就是底數「3;大廚把3份大盤雙拼送到3個主桌,學徒按照大廚的送法,再另外送六桌,這就是指數「2」。


6.      指數「2」意思是,以「大廚上菜的桌數3」,再複製1次(乘上3倍):323X3


7.      底數規定複製(增加或減少)的規則,有基本單位的觀念。指數(右上方的小型數字),指複製(增加或減少)的次數


8.      「底數」是名詞,東西的定義,通常指那樣東西增加或減少,按照的固定規則。


9.      「指數」是動詞,指複製的動作,複製的時候按照那個東西自己的數量,複製多少次。「²」次方指複製1次,「3」次方指複製2次,……依此類推。


10.  一個東西增加或減少的規則,如果可以用指數來描述,通常代表它是有規則的幾何圖形、規律的運動……。


 


拼盤圖源:


沙拉麵@田園生活


貓咪事務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